第535章 皇上对太子人选犹豫不决

李林甫说:“微臣谢谢陛下信任,会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此时宫女白晓荔端着茶壶回来,给李隆基和李林甫沏茶并倒了茶水。倒完茶水后,她往东走,站到了东面的楼梯口。


 李隆基让李林甫喝茶,李林甫端起茶杯,开始慢慢品茶。他们君臣两人喝了一会儿茶后,李林甫放下茶杯,谨慎地轻声说:“陛下,今年眼看就要过去一半了,风调雨顺,社会持续了往年的稳定,经济持续了往年的繁荣,治安持续了往年的安定,这一切归功于陛下的英明治理。微臣建议,在这样持续繁荣昌盛的时刻,若是让寿王李瑁晋升为储君,慢慢学习您的品德和智慧,将会让其他觊觎储君之位的皇子们不再有躁动。臣请陛下斟酌我的这一建议。”


 李隆基说:“这已经是你向朕第五次建议立李瑁为太子了。此事还得容朕考虑考虑。你认为忠王李亨与寿王李瑁比,谁更适合做太子啊?”


 “陛下,微臣实话实说,以臣的了解,寿王李瑁更加谦逊,更加成熟稳重,更加孝顺敬重您啊。”


 “嗯,朕觉得立太子之事事关重大,一旦立错了人,将会给朝廷,给国家,给朕带来很大的麻烦。立太子这件事,不是朕最喜欢谁就立谁的,需要综合考虑。朕的儿子众多,其中不乏优秀者,比如荣王李琬,任京兆牧,遥领陇右节度使多年,虽然没有参与决策,但是到陇右河西等地考察过多次,每次回宫后,都向朕做了详尽的观点鲜明的汇报。再就是颖王李璬,他也很优秀,十五岁就遥领安东都护,平卢节度使了,从十五六岁开始,就在营州、幽州等地视察军政事务。当年朕在东都,李瑛趁机向李璬借两千套铠甲,李璬只借给了他三十套,并把这件事密奏给朕了。他那时候未及弱冠之年,就有如此决断,朕也很看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