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皇上对太子人选犹豫不决(第2页)


 “陛下的儿子众多,其中不乏优秀者。只是,微臣觉得寿王李瑁德才兼备,容貌俊美而不失威严,身材魁伟高大,是最符合太子的形象和气质的皇子了。”


 “嗯,朕也非常喜欢寿王李瑁,他与朕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他小时候虽然由朕的大哥抚养,但是朕的大哥经常带着他来见朕。十几岁后,他回到了朕和武惠妃的身边,朕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朕自然知道他的优点了。立太子之事,容朕再作考虑吧。你现在回中书省,让中书舍人起草诏书吧,起草两道诏书,一道是任命你兼任遥领河西节度使的,另一道是任命原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为河南尹的。这两道诏书,要在两天内颁布。”


 李林甫站起身来,向李隆基躬身拱手道:“微臣遵旨。微臣现在就回中书省,安排您交代的这件事。”


 “好吧,朕就不起身送你了。”


 “微臣告辞。”


 李林甫离开了勤政务本楼,从兴庆宫东南门出去,到了南面的东西大街,四位护卫围到他身边,两人搀扶他上了停在街边的一辆棕红色马车厢。一身青灰色紧袖衣服的马车夫,驾驶这辆由两匹马拉着的马车,沿着大街往西朝朱雀门赶去。


 李林甫走后,李隆基坐在龙椅上心里事情很多,他想静一静,就把李林甫走后又站回龙椅西侧的衫子支走了,让他到茶水间协助那个烧水的太监烧水。


 李隆基虽然刚才和李林甫说话时,提到了李瑁、李亨、李琬、李璬四位皇子,但是他其实更倾向于将李亨立为太子。这可不是心血来潮,一时的想法。自从三庶人事件后,忠王李亨去花萼相辉楼去探望过他多次,知道他心里的伤痛是什么,说话间很有分寸,既温暖了他的心,又避开了他不愿提及的伤疤,又在某些方面含蓄地开导了他。在他看来,李亨仁孝恭谨,也很好学,确实是适合做太子的。只是,从父子情感方面看,他更喜欢寿王李瑁,更何况,如果选择李瑁,也是对九泉之下的武惠妃的一种告慰。李隆基坐在龙椅上,对太子的人选犹豫不决,一会儿觉得应该立李瑁,一会儿又觉得应该立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