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教育改革,千金市骨
大学岛上,大部分弟子看郑法的眼神,都带着激动。
有人还有些晕乎乎的。
听到设立新学院,还有什么导师制度,他们虽懵懂不解,却都很期待。
似乎都在说:
改制?
改制好啊。
方才的改制,他们听了老喜欢了!
郑法继续道:
“九山军校,将会设立四个学院,仙阵学院,剑道学院,雷法学院和情报学院。”
“九山大学的学院也有四个。”郑法介绍道,“丹道学院,炼器学院,阵法学院,除此之外,还有个农学院。”
此番专业拆分,秉承一个原则:
能直接有助于生产的知识,属于九山大学。
至于仙阵剑道这种学科,虽然和炼器阵法脱不开干系,但针对性较强,被他并入军校之中。
这些学院名字浅显直接,一听就知道是做什么的,许多弟子脸上都涌现了些恍然。
郑法又道:
“九山学制也将进行变化,日后九山弟子,进入大学之后,将会有五年的时间。”
“这五年,门中会提供一些修行资源,让你们学习功法,符法和各种基础知识。”
“五年学习结束,通过学院考试和面试,可申请进入各个学院。”
岛上三千弟子安静听着,脸色极为认真。
看来也是明白,这些话事关他们日后的人生选择。
郑法的想法,倒也很简单:
进入九山大学的前五年,是给这些弟子打基础的,类似于通识教育。
这个时候,他们刚刚开始修炼,基础知识也不牢靠,想要学习很专业很高端的知识,不怎么现实,更不用说进行研究。
因此,郑法给他们五年时间,学习符法,修炼和各种前置学科——比如拓扑学,还有物理化学知识,连带着萧玉樱的考古之类的杂学。
有着《符道筑基法》,加上九山宗如今丰富的资源供给,五年足够绝大部分弟子筑基。
筑基之后,无论是放出去执行各种任务,还是进行各种研究,修为也算勉强达标了。
“进入各大学院,日后便是我九山宗内门弟子。”
“未能进入学院,便是外门弟子。”
这些弟子脸色立马变了,明显有些紧张。
就听郑法解释道:“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不代表权势地位,甚至可以说没高下之分。但内门弟子会享有宗门补贴,可以专心学习研究。”
“外门弟子则需要通过对宗门做出自己的贡献获得善功,当然,如果你们学问见长,日后通过了学院考试,也能进入内门。”
这次改制之后,各种学院,就有点像现代的研究生院。
将会专注于培养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
有着相对高的门槛。
“如果你们在炼器炼丹或者阵法上有天赋,那就可以申请九山大学的四个学院。若是你修为进步快,擅长斗法,或者在雷法,剑道上有心得,就可以试试军校。”
九山大学容纳的是研究型人才。
军校招收的人,偏向于相对传统的玄微天才。
日后,九山大学是培养各类研究人员的摇篮。
而军校出来的人,是职业军人,甚至是职业军官。
听到这些,许多弟子已经笑不出来了,反而开始患得患失。
他们瞅来瞅去,暗中打量着身旁的同门。
特别是一些表现出了炼丹炼器天赋的弟子,让他们羡慕又忌惮。
一股名为内卷的邪恶氛围,悄然降临在大学岛上。
“对了,一月之后,将会举行第一场内门入学考试,日后内门考试,五年一次。”
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九山弟子,听了这话,宛如受了一记重锤。
许多人脸上,都露出种绝望:
就老师清早走进教室,告诉你今天要月考,那种完全没复习的绝望。
他们的快乐没有了,郑法就满意了:
笑?
作为掌门,我还在重玄宗打临时工,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这些弟子要是躺了,那像话么?
此番专业分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弟子紧张起来:
学习,钻研,其实很违反人性。
对许多人来说更是件苦差事。
偏偏如今外界局势波云诡谲,快乐教育什么的,九山界还真不够格。
较次要的原因是,科研本就需要高投入,培养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实在花费不小:
不说旁的,就说炼丹炼器各种实验,需要的灵材都不少。
如果不实验,永远也无法培养出合格的丹师和炼器师。
因此培养研究人才,不可能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而必然要设立门槛。
说到底,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研究的。
有些弟子
,经过了通识教育,不入大学体系,也能通过各种任务,为九山界做贡献,同时积累善功,供给自身修行。
前几年,大部分九山弟子才刚刚学习各种基础知识,这种专业分流,层层筛选没啥意义。
现在学制改革,差不多也算是水到渠成,能满足九山宗现在的人才需求。
……
“掌门,那导师制是什么呢?”
孙道余忽然问道,他脸上似有些猜想,带着丝期待。
“进入各大学院,成为内门弟子之后,就会有导师指导你学习研究。”
台下弟子,齐刷刷抬头,盯着台上这些元婴化神真人。
三千双眼睛,如六千只探照灯,明亮又炙热。
岛上的空气似乎都火热了起来。
谁都不傻,掌门带着这些元婴真人,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他们就是大学和军校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