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十武过去,剑典阴谋起(第2页)
 小米儿咬了一口馒头想了想,嘴角沾了点馒头屑:
 “练前辈啊……他可是江湖中传奇一般的人物呢。”
 他斯文的擦了擦嘴角,开始娓娓道来。
 “练前辈本名练路绝,江湖传闻他小时候家里是做丝绸生意的,在河南一带算得上是富甲一方。
 而且他家和朝中一位权贵有些交情,靠着这层关系,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几乎垄断了当地的丝绸买卖。”
 “不过练前辈和他家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不一样,他自幼就心肠好。
 那时候河南一带闹过一次旱灾,好多老百姓都饿得吃不上饭,他偷偷打开家里的粮仓,给灾民分了好多粮食。
 还有一次,看到恶霸欺负小商贩,他明明体弱多病,却敢冲上去拦着,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也没喊过一声疼。”
 莫潇几人听得认真,没想到这位霸道无比的强者,小时候竟是这般模样。
 小米儿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沉重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他十岁那年,和他家交好的那位权贵被查出贪赃枉法,还勾结外敌,
 皇帝龙颜大怒,下旨抄家灭族。练家虽然只是做生意的,
 但也被牵连其中,一夜之间就从云端跌入了泥潭。”
 “那时候的人啊,大多是墙倒众人推。以前受过练家恩惠的,避之不及;
 以前被练家打压过的,更是趁机落井下石。
 练前辈虽然没被官府抓起来,但家乡是待不下去了,走到哪里都被人指着鼻子骂‘奸贼之后’,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他一路颠沛流离,身上的盘缠很快就花光了,最后流落到一个偏远的县城外。
 那天正好下着大雪,他发着高烧,蜷缩在城隍庙的角落里,
 眼看就要不行了,那时候还有几个乞丐,见他快死了,竟然想把他身上唯一一件还算完整的棉袄扒走,要不是他死死攥着,恐怕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几人听到这里,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没想到练路绝竟有如此凄惨的过往。
 “就在他快撑不住的时候,城里一家拳馆的馆主路过城隍庙,见他可怜,又觉得这孩子眼神里有股韧劲,就把他带回了拳馆。”
 小米儿的语气又轻快了些,
 “拳馆里人多,也不差他一口饭,馆主就让他帮忙打杂、记账,算是给了他一个安身之所。”
 “馆主是个好心人,见他身子弱,就偶尔教他几招强身健体的拳法。
 没想到练前辈在这方面竟是个奇才,别人要练几个月才能学会的招式,他看几遍就会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把不同的招式融会贯通。
 他自己也争气,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拳,配合着馆里的吐纳心法,身子骨竟然慢慢好了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生病。”
 “本以为日子能就这么安稳下去,可谁知道……”
 小米儿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
 “有一天他去城外采买,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拳馆一片火海。馆里的师父、师兄弟,还有做饭的老嬷嬷,全都倒在血泊里,没一个活口。”
 “后来他才从附近的邻居口中得知,原来是城里一个认识他的官吏,把他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了当年那位权贵的政敌。
 那政敌怕留下后患,就派了杀手来斩草除根,结果杀手认错了人,以为拳馆馆主的儿子就是他,馆主为了保护弟子们,拼死反抗,最后整个拳馆都被灭了门。”
 莫潇几人听得心头发紧,柳昤双更是握紧了手中的剑。
 “练前辈当时就疯了,抱着馆主的尸体哭了整整一夜。从那以后,他就变了。
 以前的温和正直里,多了几分狠厉和霸道。
 他隐姓埋名,找了个没人认识的地方,一边打零工糊口,一边疯狂地练拳,把所有的痛苦和仇恨都发泄在拳头上。”
 “就这么练了三十年,他四十岁那年,创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功法,也就是现在的‘天路神功’。
 据说这套功法能让筋脉和丹田产生共振,每一拳一脚都带着恐怖的穿透力,哪怕是随手一脚,都能把拦路的石墩踢出个大缺口。”
 “功法大成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那个政敌报仇。那时候那政敌早就隐退了,住在一座守卫森严的大宅里,家里养了上百个死士和私兵。
 可练前辈就凭着一双拳头,硬生生从大门打了进去,一路拳拳到肉,把那些死士和私兵全都打倒在地,
 最后在朝廷的人赶来之前,一拳打碎了那政敌的头颅,报了血海深仇。”
 “经此一战,‘练路绝’这个名字响彻江湖,朝廷出的告示更是写的详细,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小米儿说完,长长的舒了口气,拿起桌上的粥碗一饮而尽。
 莫潇几人久久没有说话,心中充满了震撼。
 他们很难想象,那个在江堤上霸气凛然、一拳碎凶兽的练路绝,背后竟藏着如此多的血泪与坎坷。
 那份霸道之下,原来藏着的是这般沉重的过往。
 “难怪他看不得倭寇残害百姓。”
 宫愁低声说了一句,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