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十武过去,剑典阴谋起(第3页)
莫潇点了点头:“这样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之后后的大战,我们定要助他一臂之力,不能让潮皇阁的阴谋得逞。”
就在莫潇几人感慨万千的时候,营地边缘的一处简陋帐篷里,却上演着另一番景象。
帐篷里只有一张矮榻和一盏油灯,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映照着一个盘膝而坐的身影。
此人正是散修中的混圆境剑客江合,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面容清癯,颔下留着三缕短须,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正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
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着的东西,一层层打开,里面露出的是半卷泛黄的绢帛,
上面用古朴的字迹写着密密麻麻的注解,旁边还画着一些玄奥的剑招图谱——正是田羽布故意遗落在战场上的那半卷“剑典”残卷。
江合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双眼死死盯着绢帛上的内容,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他出身贫寒,自幼习武,却苦于没有上乘的功法,修炼多年也只是混圆境的修为,在散修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这次来参加抗倭,一方面是想为国尽份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战场上得到剑典机缘。
昨日战场混乱,他在清理倭寇尸体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半卷残卷。
当时他只看了一眼,就认出上面的字迹不凡,
隐约猜到可能是失传已久的剑典,这可是在长歌剑宴上三宗掌门都追捧不已的绝世宝集!
便眼疾手快地将其揣入怀中,趁着没人注意,悄悄藏了起来。
这些天,同帐的另一名散修剑客赵慈为了救他,被倭寇打成重伤,一直昏迷不醒,这倒给了他机会。
此刻,他借着微弱的烛光,一字一句地研读起来。
“……剑者,意也,气也,形也……三者合一,可断金裂石,可御气成罡……”
“……此招名‘流风回雪’,需以气驭剑,腕转如轮,剑走轻灵,看似柔弱,实则暗藏杀机……”
绢帛上的内容深入浅出,将剑法的奥义剖析得淋漓尽致,果然是集百家之所长的“剑典”!
江合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痴迷,只觉得以往修炼中遇到的瓶颈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妙哉!妙哉!”他忍不住低呼出声,连忙捂住嘴,警惕地看了一眼昏迷的赵慈,见对方没有动静,才松了口气,继续埋头研读。
可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却皱了起来——这卷残卷只有上半部分,
讲到最关键的“御气成罡”时就断了,后面的内容不知所踪。
“只有半卷……”
江合的脸上露出深深的遗憾,随即眼中又燃起一丝疯狂,
“既然有上半卷,那必然有下半卷!说不定……就在潮皇阁手里!”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滋生:如果能得到完整的“剑典”,
自己的武功必定能突飞猛进,到时候别说混圆境,
就算是踏入更高深的境界,成为像练路绝那样的传奇人物,也不是不可能!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藤蔓一样疯狂地缠绕住他的心脏。
他看了一眼昏迷的赵慈,心中闪过一丝犹豫——赵猛是为了救他才重伤的,两人这些天在战场上也算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可一想到“剑典”的下半卷,想到自己可能成为武林传奇,那份犹豫很快就被贪婪吞噬了。
他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剑典”,只能对不起赵慈了。
接下来的三日里,江合表现得和往常一样,白天帮着搬运物资、加固防御,
甚至还主动去照看昏迷的赵慈,喂水喂药,一副关怀备至的模样,丝毫看不出异样。
但暗地里,他却在偷偷打听明军的兵力分布和战术部署,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在心里。
他知道,这些信息是他投靠倭寇的筹码。
第三日夜里,帐篷外的风声呜咽,像是有无数冤魂在哭泣。
油灯的火苗摇曳不定,将江合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帐篷的布面上,显得格外诡异。
他再次掏出那半卷“剑典”,借着烛光最后看了一遍,眼中的痴迷与疯狂交织在一起。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残卷收好,藏在贴身的衣物里。
接着,他缓缓站起身,目光落在矮榻上的赵慈身上。
赵慈经过这几日的调养,气色好了许多,呼吸也平稳了些,只是依旧没有醒来。
江合从墙上摘下自己的佩剑,剑身在灯光下闪着冰冷的寒光。
他一步步走向矮榻,每走一步,心跳就加快一分。
“赵慈,别怪我……”
他低声呢喃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要怪,就怪你挡了我的路吧。”
他举起了剑,剑尖对准了赵慈的胸口。赵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却依旧没有醒来。
江合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决绝。他猛地挥下了手中的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