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东北军的蜕变(一)(第2页)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还有 30 多个曾在海军部队服役,职务最高的还是个上校团长。不过想想东北军最辉煌的时候,可是拥有 10 个独立炮兵团,装备的火炮多为 75 毫米至 150 毫米的中大型口径。
具体而言,仿日本大正十一年式 37 毫米平射炮达 370 门;仿日本四一式 75 毫米山炮有 72 门;仿日本三八式 105 毫米加农炮 12 门;仿日本三八式 105 毫米榴弹炮 21 门;仿奥地利 m1918 式 77 毫米野炮 300 门;仿奥地利斯柯达 19 式 100 毫米榴弹炮 300 门,当时炮兵总人数约 4 万之众。
东北军海军虽无法与日本海军相提并论,但其在 1928 年吞并渤海舰队后达至全盛,麾下巡洋舰 “海圻” 号、“海琛” 号、“肇和” 号,驱逐舰 “同安” 号,炮舰 “永翔” 号、“楚豫” 号等各类舰只共 27 艘,总吨位约 3.22 万吨,舰队官兵约 3300 人。
不过那个时候国内全国海军舰只总吨位 4.2 万吨,官兵约 5400 人,东北海军在全国海军中占据显着优势。
颇为遗憾的是,在这批东北军里并未发现飞行员,不过,倒是有 20 多个曾在原机场担任地勤工作的人员。
要知道东北军最鼎盛的时候,可是坐拥规模可观的航空力量,麾下飞机数量约达 300 架之多。其机型丰富多样,既有从法国、捷克等国引进的先进战机,诸如法制 “高德隆”“布雷盖”,以及捷克造 “贝奈斯” 等,亦不乏部分国产仿制机型。彼时,东北军的飞行员队伍规模与之匹配,人数大致维持在 300 人上下。
“九一八” 事变突如其来,东北军被迫战略转移。在此过程中,一部分飞行员毅然追随东北军撤入关内,随后顺理成章地融入国民政府的空军体系之中。
他们秉持着爱国热忱,积极投身于后续的抗日空战,在诸如淞沪会战这般惨烈的战役里,驾驶战机与日军在空中展开殊死搏斗,凭借着无畏的勇气与顽强的斗志,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挥洒热血,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