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657章 全轮驱动越野卡车(第3页)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那边的道路非常非常的差劲。且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了,即便到了后来的 21 世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路况依旧极为糟糕。

 

为什么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越野军用卡车技术会如此厉害呢?很大程度上,这其实是被恶劣的道路条件 “逼” 出来的。

 

在那些路况复杂的区域,普通车辆根本难以通行,只有性能强大的全轮驱动的军用越野卡车,才能保障物资运输和军队调动的顺利进行 。

 

林毅心中也很清楚,其实国内并不是没有全轮驱动的军用越野卡车。早在 1959 年,一汽就以苏联 ziL-157 卡车为技术参考,量产了国内第一种军用越野卡车 CA-30,采用 6x6 驱动,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限于技术水平,CA-30 在动力性能、越野通过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

 

后来,国内的汽车工业不断探索前行。1966 年 8 月 16 日,基于法国 Berliet gBC 8kt 卡车底盘和捷克斯洛伐克 tAtrA 风冷柴油机技术,试制成功了东方红 dfh665 型重型卡车。它同样采用 6x6 驱动方式,搭载一台 tL-8120f 型 8 缸风冷式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 180 马力,最快行进速度每小时 80 公里,主要用于牵引重型火炮、运载坦克等重型装备 。

 

位于湖北十堰的 “二汽”,在 1975 年生产出 2.5 吨级 “东风” eQ240 越野卡车。最初搭载一台 eQ-6105 型汽油发动机,后期改为 “东风康明斯” 增加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 160 马力,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 90 公里。该车外形粗犷,尺寸较大,采用 6x6 驱动,越野与通过性能良好 。之后的 eQ-245 型还改进了变速箱和悬挂系统,增宽了轮胎尺寸,越野能力进一步增强;eQ-2102 则是 “东风” eQ 系列中采用平头式车舱设计的型号,沿用了不少 eQ-240 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