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805章 意想不到的战果(一)

周楠笑了笑:“罗总早等着了,说您一到就开碰头会。” 两人并肩往停车场走,北国的寒风卷着雪沫子扑在脸上,林毅裹紧外套,把那个还没通过的好友申请忘得一干二净。

 林毅其实这趟来八路军这边要办的事基本都落定了,唯独海军那边的事情还悬着。倒不是出了什么岔子,主要是八路军在乌达湾的港口工程还没完工,偏偏这段时间气温骤降,冻得土地都硬邦邦的,别说浇筑混凝土,就连挖地基都费劲,工人们只能暂时停工等着回暖,这事儿也就只能先搁一搁了。

 其实说实在的,八路军正在建设的位于古图尔湾的丘米坎港口和镰刀湾(尼古拉湾)的星月港口都不适合建立港口。

 因为乌达湾和镰刀湾地处鄂霍次克海沿岸,受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的严寒与复杂气象条件让这里成为港口建设的天然禁区。

 从 11 月到次年 6 月,长达 7 个月的冰期里,海湾被厚厚的冰层封锁,平均气温始终在冰点以下徘徊。1 月最冷时,平均最低温度骤降至 - 24c,即便在相对温和的 3 月或 11 月,气温也常在 - 10c左右波动,这种持续的低温让海水失去流动性,逐渐凝结成坚固的冰盖。

 结冰带来的阻碍远超想象。12 月起,海面先出现零散的浮冰,随着寒潮频繁侵袭,冰碴迅速汇聚成厚达 0.8-1 米的固定冰,到 1 月时整个海湾几乎完全封冻。

 坚硬的冰层不仅让船舶无法通航,更会对码头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 —— 浮冰在潮汐作用下反复撞击堤岸,巨大的冲击力能撕裂混凝土结构,而固定冰冻结时产生的膨胀力,会像无形的巨手挤压桩基,年复一年的冻融循环足以让最坚固的港口建筑逐渐瓦解。

 更棘手的是伴随低温而来的强风。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掠过海面时,风速常达 10-15 米 / 秒,在开阔的海湾形成凛冽的 “布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