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895章 战局探讨(三)(第2页)

参谋长翻出之前的装备统计表,指着上面的数据说:“现在咱们每个步兵班有12个人,配一挺41式轻机枪,再加上加曼德半自动步枪和欧沃自动步枪,近距离火力肯定够了;

每个连配6挺通用机枪或者重机枪,分别给三个排组建一个机枪小组,负责中远距离压制,另外三挺配备在连部的机枪班;

营里再配4挺高射机枪,用来守关键阵地或者打攻坚战,这样算下来,一个营的机枪配置成本,比全配通用机枪能省一半还多。”

林毅凑过去看了看统计表,点头补充:“而且这样配还有个好处,就是后勤压力小。41式跟步枪通用弹药,通用机枪用全威力弹,高射机枪用专用的高射机枪弹,三类弹药分开供应,不会像以前那样混在一起乱了套。

比如步兵班的战士,身上带的步枪弹既能给步枪用,也能给41式用,不用额外背机枪弹,能多带点手榴弹或者干粮。”

老将放下茶缸,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地图划了一圈:“就按这个思路来!先给每个步兵班配一挺41式轻机枪,优先补给山东、河北的部队;”

参谋长立刻拿出笔,在统计表上修改:“我这就把这个配置方案整理出来,发给各部队,让他们提前统计现有装备,缺多少41式、缺多少通用机枪,报给后勤部门,等货到了就能直接发下去。”

林毅看着两人有条不紊地安排,心里也踏实了——41式轻机枪的定位终于清晰了,它不是用来替代通用机枪的,而是用来填补班组火力空白的“补充装备”。

有了41式,普通步兵班终于有了可靠的压制火力;有了通用机枪和重机枪,连排营级的中远距离火力也有了保障。这种分层搭配的火力体系,既考虑了成本,又兼顾了战斗力,刚好能应对接下来的冬季作战。

林毅见两人想通了,心里也松了口气:“其实41式还有个好处,就是容易上手。它的结构比通用机枪简单,战士们练上两三天就能熟练操作,保养也方便,不用专门找军械维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