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日卖军火海棠花开在冬季
第967章 发展规划(十九)
那长庆油田呢?林毅刚想到这,便忍不住摇了摇头。后世长庆油田能成为国内第一大油田,靠的是几十年技术积累下的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可在当下,这片位于陕甘宁地区的油田,简直是 “开采难度天花板” 的代名词。
它的油层渗透率极低,比延长油田还要低一个数量级,原油像被锁在致密的岩石缝里,就算打井钻到油层,也很难让原油自然流出,必须靠高压注水、压裂等技术才能开采,这些技术在当时完全是天方夜谭。
而且长庆油田的油区大多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就算勉强采出原油,也没法及时运送到根据地的各个角落,运输成本比原油本身还要高。
至于塔里木油田,林毅更是连想都觉得不现实。那片位于新疆的油田,距离根据地何止千里之遥,中间不仅隔着茫茫戈壁沙漠,还穿插着各路军阀、国民党中央军的多重封锁线,就算知道那里有海量石油,也根本没有能力去触碰。
更何况塔里木油田的开发同样依赖超深井钻井技术和沙漠油田作业经验,这些在当时都是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
林毅长长地舒了口气,只觉得脑子里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后世那些支撑起中国工业的大油田,此刻要么在敌人控制区,要么受限于技术和地理条件,根本无法染指。
眼下想要解决根据地的油料短缺,靠现有的油田不行,靠后世的大油田也不现实,难道真的只能暂时依赖自己的渠道供应?
可长期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自主石油工业的路,到底该从哪里起步?他越想越觉得头疼,指尖的力度不自觉地加大,在桌沿留下几道浅浅的印痕。
林毅的思绪从那些遥不可及的大油田收了回来,转而落在了八路军控制区周边零星分布的小油田上,其实八路军控制区也不是没有油田。
二连油田藏在草原边缘,储量不过几十万吨,单井日产原油最多只有两三吨,而且开采难度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