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辩者,形名之学,虚实之辨(第3页)




    “我死后,这句话就会顶在你的头上。



    “你说的再多,胜的再多,他们也只会说一句诡辩。”



    台下声音太嘈杂,又太大。



    公孙龙坐在高台上,声音竟然都被淹没了,没有传遍广场。



    嬴成蟜能很清楚地听到公孙龙的话。



    但他不知道台下有没有人能听到公孙龙说话,能听到的话有几人。



    无所谓了。



    他此刻眼中,只有快要死去的公孙龙子。



    他翻遍了《公孙龙子》这本书,却找不到如何胜过公孙龙。



    除了因为公孙龙言辞之辩,举世无双。



    还在于那些看似荒诞、离奇的论述,其实在某些概念上都是对的。



    对的,何以驳?



    嬴成蟜沉声道:



    “辩者善辩,不是因为诡辩,而是因为辩者说的原本就是正确的。



    “辩者之学,是形名之学。



    “辩者之辩,是虚实之辨。



    “白马在实际上是马,因为其形为马。



    “但若说到虚处,其就不是马,因为其名为白马。



    “马是马形之名,白马是马中的白色,白马中的每一匹马又组成了白马。



    “每个白马都是独立的个体,世上找不到两匹一模一样的白马。



    “同样形、色的白马之中都有差异,更何况白马和马的差异呢?



    “百学之中,大多研究治国远甚于治学。



    “唯辩者研究治学,远甚于治国。



    “辩者探究天地本源,事物本质,大观于天下,穷就真理也。



    “当今乱世,列国纷争。



    “读书人,品行稍高者欲治国兴邦,品行略低者想加官进爵。



    “学得一身学问,皆为卖与王侯。



    “辩者之学问与治国关联甚少。



    “王侯不欢喜,不买入,没有市场。



    “读书人就也不喜欢,不学习,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形名之学。



    是逻辑学、哲学之基础。



    此学问不在于治国理政。



    而在于认清世界,认清自己。



    公孙龙眼眸高抬,嘴角终于没有了那嘲讽的笑容,说出来的话却依旧刻薄:



    “这几句话还有些意思,倒是没有白生在秦国王室。



    “我听说你师长是吕不韦。



    “果然,商贾之弟子,言谈之间总是会掺杂卖与买。



    “稷下学宫多为高贵者,不喜商贾贱术。”



    少年猜测公孙龙是在提醒自己。



    要在稷下学宫立足就要丢掉被师长影响,时不时说出口的商贾话语。



    他凝神,看着公孙龙的眼睛,认真说道:



    “我师长之术不是贱术,是我来时的路。



    “小子来到稷下学宫,不是为了让稷下学宫欢喜,而是为了让稷下学宫追随。”



    公孙龙愕然,然后趴在桌案上大笑,笑出了眼泪。



    他锤着桌案,手上凿没了血色:



    “装不下去了吧?哈哈哈!



    “你一口一个小子,满口谦辞,骨子里却是和秦昭襄王一般的狂妄!



    “你可知道,稷下学宫除了三为祭酒的荀子,余下的人大多恶秦?



    “你一个秦公子,欲拉拢稷下学宫。



    “我第一次听到邹衍说的时候,都怀疑他是在骗我。



    “直到他说这是天意,以天起誓,我才相信。



    “你想要做到的,比形名之学成为天下显学还要难!



    “稷下学宫是齐国之学宫,半公半私。



    “秦想要之,就算是一位真君子都难以做到,更何况你这个伪君子。”



    嬴成蟜神色不为所动。



    待公孙龙笑够了,他才张口说道:



    “公可知,为何名满天下,辩论无双,却不为人所认同吗?



    “为政,诸侯列国不在意。



    “为学,天下士子不相随。”



    公孙龙趴在桌案,冷哼一声:



    “竖子是想要骂回来否?要骂快骂!



    “我听说老秦人从不饶舌,怎偏偏你却不同。



    “老夫时日无多。



    “此时不骂,日后若是失悔,跑到老夫坟前骂的再大声也是无用。



    “坟土之中只有老夫这身皮囊,没有老夫之精神!



    “形名之学,虚实之辨。



    “神、鬼无形有名,皆为虚也!



    “人死万事乃空,我公孙龙可不信天!”



    …………



    【注:形名之学,史书上写的是刑名之学,刑在古代通形,我为了便于阅读就直接用了“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