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这堵墙在他的想象中轰然坍塌(第3页)


 “那就想想李强!”赵承平适时地提醒道,“李强作为你们之间的传声筒,他会不会知道得比你更多?他跟你传话的时候,有没有无意中提到过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酒吧?一个茶馆?或者他每次去取东西的某个固定地点?”


 赵承平的引导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插进了刘建军记忆的锁孔。


 “李强……”刘建军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一个模糊的片段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他的脸色变了变,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挣扎和回忆。


 “有……有一次……”他开口了,声音干涩而迟疑,“大概是一个多月前,他给我送一个新手机和电话卡。那天他好像喝了点酒,话比平时多,身上带着一股廉价白酒和烟草混合的怪味。他把东西扔给我的时候,带着几分吹嘘的口气说,‘陈哥’现在越来越信任他了,把一个很重要的‘库’交给他看管。”


 “库?”赵承平立刻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对,就是仓库的‘库’!”刘建军的记忆之门被彻底打开,细节开始涌现,“我当时没太在意,随口问了一句是什么地方。他含糊地说在城西,就是那个快废弃的旧工业区。我记得他说……那里白天都没几个人影,晚上更是跟鬼城一样,最适合藏东西了。”


 他停顿了一下,努力回忆着那个醉醺醺的年轻人脸上得意的表情。


 “我好像……还听到了一个名字……”刘建军用手敲着自己的太阳穴,表情痛苦,“叫……叫什么‘宏发’!对!宏发废旧物资回收站!李强说就在铁路西路边上,门口有两棵都快死了的歪脖子槐树,特别好认!”


 这个具体的地址,让整个审讯室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赵承平的后背猛地挺直,他与身旁的小张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与凝重。这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网络线索,而是一个可以摸得着的实体目标!


 “他有没有说,那个仓库里有什么?”赵承平追问道,声音因为竭力克制激动而显得有些低沉。


 “他说……那是‘陈哥’真正的老巢之一。”刘建军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仿佛怕被什么人听到,“存放着一些‘绝对不能见光’的账本……还有……还有很多备用的‘家伙’。”


 赵承平雷厉风行,但行动中却带着猎人般的冷静与耐心。他没有立刻冲出审讯室,而是再次拿起内部电话,这次拨通的是刑侦支队行动队队长“老鹰”的专线。


 “老鹰,是我。”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城西旧工业区,铁路西路,一个叫‘宏发废旧物资回收站’的地方。门口有两棵快死的歪脖子槐树。我需要你立刻带一组最精干的人过去,记住,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像幽灵一样!不要惊动任何人。你们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外围观察点,给我死死盯住那里。我要知道二十四小时内,有谁进出,车牌号、体貌特征、停留时间,哪怕是一只野猫跑进去,我都要知道。目标人物可能是李强,也可能是其他我们不认识的人。在我的命令下达之前,任何人不许轻举妄动!明白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简短而坚定的回答:“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布置完外围监控,赵承平才略微松了一口气。他深知像“老陈”这种级别的对手,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那个仓库,可能是一个陷阱,也可能是一座宝库,在没有绝对把握前,他绝不会贸然行动。


 他转过身,重新将目光投向已经几近虚脱的刘建军。风暴般的审讯高潮已过,现在进入了更需要耐心的挖掘阶段。他倒了一杯温水,推到刘建军面前。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刘建军颤抖的身体稍稍平复了一些。


 “刘建军,你做得很好。这些信息对我们,也对你争取立功,都至关重要。”赵承平的语气缓和了下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安抚一个刚刚做完大手术的病人,“现在,我们再回到钱上。那笔‘新城区绿化升级项目’的钱,你见过任何相关的单据或者文件吗?哪怕是照片?”


 刘建军捧着水杯,贪婪地喝了一大口,水流过干裂的喉咙,带来一丝缓解。他闭上眼,拼命在混乱的记忆中搜索。


 “没有……老陈从不让我碰任何纸质的东西。”他摇了摇头,但随即,一个细节像水底的气泡一样冒了出来,“不过……有一次,李强通过那个聊天软件给我发了几张截图,是转账凭证,让我核对金额和到账时间。截图很模糊,而且关键信息都被打上了马赛克。但我好像……好像在其中一张图的角落里,看到了几个字……”


 “什么字?”赵承平立刻追问。


 刘建军的脸上露出了极度费力的表情,他像是在打捞一艘沉船的碎片:“好像是……‘开发区专项资金’……对!就是这几个字!因为那笔钱的数额特别整,后面跟着好几个零,所以我有点印象。”


 “开发区专项资金”!


 这六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赵承平脑中的迷雾!他一直感觉“老陈”这个网络不仅仅是单纯的洗钱犯罪,背后一定有更深的水。而这六个字,恰恰就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赵承平的瞳孔猛地收缩,一股寒意从背脊升起。他立刻联想到了半年前,市里曾有过风声,说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个基建项目资金链出了问题,但最后被内部以“财务审计失误”为由压了下去,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