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365章 金鳞启程(第2页)

 崇祯穿着家常的月白锦袍,膝头搭着坤兴皇后送来的狐裘,正眯着眼看朱慈炤的幼子抓着自己的长髯往嘴里塞。

 “皇祖父的胡子像蒲公英!”四岁的朱和赢咯咯笑着,手里还攥着几根银白胡须。周太后用帕子掩着嘴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蜜般的暖意:“哀家昨儿才让内务府给你皇祖父修的胡子,这下倒好,让小祖宗揪去半把。”

 正说着,廊下传来环佩叮咚声。坤兴皇后牵着女儿锦鲤过来,身后跟着身着藏青劲装的太子王锦繁。她腕间的翡翠镯子撞在门框上发出清响,目光先落在儿子肩侧的剑穗上——那穗子上还沾着未褪的雪渍,显然是刚从城外军营赶回来。

 “锦繁见过皇外祖父、外祖母。”少年单膝触地行大礼,腰间破虏剑的剑鞘与青砖相击,发出金石之音。崇祯笑着摆手:“今日是家宴,免了这些虚礼。快过来尝尝你外祖母做的糖蒸酥酪,比御膳房的强十倍。”

 大别墅的餐厅一时满是碗筷轻响和孩童笑闹。朱慈炯的女儿英欣举着琥珀盏要太子表哥陪她玩投壶,王锦繁刚要起身,却被坤兴皇后轻轻按住手腕:“先喝了这碗参汤,你昨儿递来的折子上写着连着三日未合眼。”

 铜勺碰着碗沿的声响里,少年忽然放下汤碗,抬头时目光如燧石击铁:“外祖母,母亲,孙儿有一事相禀。”他从袖中取出卷着牛皮绳的《西征粮道图》,在炭盆旁的矮几上展开,“孙儿请求随运输队前往新西宁,亲查粮道上的二十七个补给节点。”

 餐厅里骤然静得能听见炭块爆裂声。周太后手里的茶盏“当啷”摔在金砖上,碎成三瓣:“你说什么?那可是离莫斯科不到三千里的地界!前几日李定国的军报里还说,哥萨克的游骑已经摸到叶尼塞河下游了!”

 坤兴皇后的指尖深深掐进儿子的手腕,声音却比往常低了三度:“锦繁,你是监国太子,西征后勤调度自有徐清和洪尚书...”

 “母亲忘了吗?”少年打断她的话,眉骨处的伤疤在火光中泛起淡红,“两年前在叶尼塞河要塞,是孙儿亲手用哥萨克的马刀砍下第一个敌人的头颅。那时孙儿不过十四岁,如今已能读《孙子兵法》注疏,能背《武经总要》全篇,为何不能去?”

 崇祯忽然放下茶盏,瓷底与案几相击发出清越之音。他望着孙儿腰间晃动的监国太子印绶,想起自己十六岁登基时,也是这般渴望证明自己。

 殿外忽然掠过一阵北风,将窗纸上的冰花吹得簌簌颤动,恍若回到二十年前的那段岁月,他打不过皇太极,打不过李自成,弄得大明江山摇摇欲坠,根本原因是其父辈祖父辈将他当猪圈养,把他养成了废物一个,既不懂军事,又不懂经济和治国,才弄得狼烟四起,民不聊生,锦繁是要当皇帝的,是国之储君,不经过实践的磨练,是做不好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