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金鳞启程(第3页)
“让他去。”崇祯的声音里带着久违的果决,震得梁上的冰棱簌簌坠落,“我们大明的皇子必须是上马能战,下马能治国安邦,不经过社会的锤炼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其实崇祯还有另一层意思,永昌帝皇子众多,如果锦繁不够优秀,那么,将来他的外孙还不一定能继承皇位呢。
崇祯是对靖南之役非常了解的,正因为朱允炆柔弱无知才导致朱棣造反,从而身死国灭。
所以,他是支持让他的外孙去历练的,当然,首先是在保障其安全的前提下。
坤兴皇后猛然转身,凤目圆睁:“父皇!这次运送物资,路途万里,不可预知风险太多,可以说,乌拉尔地区是十死九生之地。”
崇祯望着暖阁外的雪景,目光好似穿透三百年光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金丝笼里养不出高飞的鸟,大院高墙出不了名君,伟大的君主一定是战场上打下来的,一定是州府县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周太后忽然捂住嘴,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她想起二十多年前大明风雨飘摇的那段岁月。
坤兴皇后松口:“即使真要去,也要和你父皇好好商议,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谢外祖母!谢母亲!”王锦繁的眼睛亮得像北冰洋的极昼,兴奋不已。
崇祯忽然起身,从墙上摘下自己年轻时用过的宝雕弓。弓弦擦过铜钉发出嗡鸣,他将弓递给外孙儿:“这弓跟了外祖三十年,曾在卢象升帐中射落过皇太极的纛旗。如今传给你,记住——箭在弦上,不发则已,发必中敌咽喉。”
玻璃窗外,暮色中的什刹海冰面泛起幽蓝光泽。太子的身影消失在垂花门外时,周太后忽然抓住崇祯的手,发现他掌心全是冷汗。这位一生历经沧桑的太上皇轻轻拍着她的手背,望向西方的眼神却像少年般炽热:“当年我没守住祖宗的江山,如今这孩子要去开拓比太祖皇帝更辽阔的疆域了。”
雪粒子开始扑打窗纸,炭盆里的火星溅在《西征粮道图》上,将“金脊岭”三字映得通红。坤兴皇后望着儿子远去的方向,忽然想起昨夜在乾清宫看见的情景——永昌帝在地图上用朱砂圈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交汇处,笔尖落下时,墨点竟像鲜血般洇开。
“儿大不由娘啊!”坤兴皇后隐隐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