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什么叫游走型中单啊!【5K二合一】

第31章 什么叫游走型中单啊!【5k二合一】

 

“反杀了!!!”记得声音充斥着不可思议。

 

“ye选手又一次展现神奇的操作!我滴个乖乖,你连这也是能反杀的吗!”

 

“这样lng血亏,小龙掉了,塔下1换2岩雀无疑是大赚特赚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波把前面的个人劣势全部给打了回来!”

 

“而且波比打完小龙后,甚至还能趁对方中野阵亡,再度杀进野区反野,蔚这下等级差可是彻彻底底的爆炸了!”

 

比起记得的惊呼,一旁的米勒则是有些惊疑。

 

“好奇怪啊”

 

“我刚好最近也在练新版岩雀,可我记得新版岩雀的大招有一个限制,是受到伤害后是无法使用的!”

 

新版岩雀的大招,除了在{位移距离}与{冲刺速度}等数值上有改动。

 

还有很重要的,是新增了数个机制。

 

其中最重要当属:【若塔莉垭在搭乘坐石墙期间受到伤害,现在不再会被强制“震离”她的石墙】

 

而这个机制其实要比描述的更加强大,还有着一个“隐藏”功能。

 

就是《只要大招能出手,就一定能强行“上车”行驶全程!》

 

受到伤害时不能坐墙上车,是很多老岩雀玩家的痛点。

 

不过很显然,如果只单是这样,那么新版岩雀的大招可就有点太过强大了,几乎是等同于曾经“瑞兹无敌金身”的存在。

 

没被瞬秒就能从人群中硬跑!

 

因此,设计师也同时新增了另一条限制:【在受到来自敌方英雄或建筑的伤害后,会使塔莉垭在3秒内无法施放《r–墙幔》】

 

这也是为什么,就连很了解岩雀的dob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么,叶博是怎么能放出来呢

 

从ob回放中已经有人发现,那左下角的状态栏中,突然由灰变亮的r技能图标。

 

“我去!!!”记得嘴巴张的大大。

 

“岩雀没点大!原来他是留着技能点没加,原来是这样!”

 

“竟然还有这种细节的吗!”

 

只要先不学大招,那{受击伤害}的状态判定就会从点出大招之后才开始计算,从而能够“欺骗系统”强行用出。

 

也就是说。

 

通过这个小技巧,岩雀每一局都有一次机会,能用出“无敌金身”的跑路技。

 

只不过这一场,叶博是用在了反杀的操作上。

 

弹幕全都在刷:【卧槽学到了!】

 

下方摄像头中的dob面如土色。

 

他有点不知道说什么。

 

观众能通过上帝视角的回放知晓,但他可还不知道!

 

这个机制,是岩雀重做后才新出现的英雄隐藏机制,曾经并没有这个设定,dob自然也无从得知。

 

而dob现在的心里只感觉对面这个新人好像真有点“吓人”!

 

初见时,在排位再怎么单杀、操作自己,他也没怎么当回事,毕竟只是排位。

 

到后来,听说对方真来打了职业,甚至还在ldl次级联赛“掌控雷电”,打出《一打九》的名场面,他依然没觉得有什么。

 

毕竟自己早在15年lspl联赛的qg时期,就有做到过同样的事情。

 

可到了现在。

 

短短相隔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在属于lpl的赛场上真正与对方正面相对。

 

第一场就被打出了绝对的对位差距,被各种离奇的操作,搞得头皮发麻!

 

第二场,他本以为自己终于找回了状态,也终于成功运用自己最擅长的体系打出优势,占据上风。

 

结果,对方又是接连不断自己从未见过的理解与操作,又被一波给打了回来!

 

这人难道不是个英雄勺吗

 

怎么现在感觉他个个都是绝活!

 

不过如果叶博能够听到dob这会的心声,应该会真诚的说:“没有哇,我岩雀还不是绝活呢。”

 

事实倒也确实如此。

 

叶博的岩雀显然还有提升空间。

 

毕竟自己的使用场次摆在这,系统给的帮助,只是提供其实出对应的时间精力也可以发现的东西,但最终的实际操作还得要靠他自己。

 

好在,这对于本场对局其实没那么重要。

 

春季赛虽然edg是被打了个0-2,但很显然,双方阵容的实力没有太大差别。

 

而这支lng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中野发力打节奏,尤其是中单,在这支lng的战术地位堪称是唯一核心。

 

那中路一但劣势,整支队伍的节奏自然也就会一落千丈。

 

岩雀这一波过后瞬间来到3-1,快速度过自己的过渡期。

 

波比也占着巨大的等级优势,已经开始强入蔚的野区,有岩雀此时的强游走属性,支援方面根本无需担心。

 

现在中野2v2基本稳赢。

 

而尽管,叶博还没有来得及和杰杰磨合出一套,最适合二人的《中野联动》体系。

 

不过叶博对中野联动,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lng这边很急,岩雀闪现已经转好而且清线太快,他们很难再能找到岩雀的破绽,现在只能寻找其他机会。”

 

“但前面针对岩雀的后遗症开始暴露,蔚现在急缺等级,野区还要被波比入侵现在已经快要八分钟了还没有升六!”

 

“打野等级已经快和下路双人线的辅助是一样的了!可能都还要更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