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终结常侍
北溟忙着搞发展,南方的大汉也没停下来。
皇宫一众人物被张让等人掳走,吴匡和袁绍带兵屠了所有宦官阉人,不料手下士兵将董太后和众多宫女殃及。
商议一番,两人只得先围着皇宫,不准进出,袁绍赶紧回家向家里的两老头求救。
“阉竖逆贼!犯上作乱,竟弑杀太皇太后。”
袁逢袁隗定下了基调,次日一早就在自家的袁氏邸报上,罗列张让段珪的十条罪状,是为十恶不赦的恶徒,天人共诛之逆贼,号召天下忠臣义士讨伐二人,邸报称:
阉竖张让、段珪,祸乱宫闱,罪盈恶满,致社稷倾危,苍生蒙难。其罪有十,昭然若揭,当受天下诛,以谢苍生。
其一,窃弄权柄,欺君罔上。操弄朝政于股掌,蒙蔽圣听,使天子政令不出宫闱,忠良之士不得进言,朝堂之上奸佞横行,正途皆塞。
其二,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广纳宵小之徒,布列要津,凡不顺从者,必遭其构陷,忠直之臣如窦武、陈蕃者,皆受残害,致朝堂上下,竟无一毫忠义之气。
其三,卖官鬻爵,聚敛无度。以官职为货,明码标价,致官场腐败,贤能之士不得其位,而庸碌贪鄙之人充斥朝堂,民脂民膏尽入其囊,致使国库空虚,民生凋敝。
其四,祸乱后宫,秽乱宫廷。干预内廷之事,蛊惑后妃,致宫闱之内争斗不休,扰乱皇家血脉传承,使天子家事不得安宁,皇家威严扫地。
其五,残害忠良,血债累累。以莫须有之罪名,诛杀贤能,朝堂之上冤狱丛生,忠臣义士含恨而死,致使国家栋梁摧折,朝政日非。
其六,引发党锢,阻塞贤路。兴党锢之祸,禁绝士人议政,使天下士子报国无门,才俊之士沉沦下僚,国家失却用人之基,文化学术亦遭重创。
其七,搜刮民财,民不聊生。横征暴敛,税赋繁重,百姓田园荒芜,流离失所,老弱转于沟壑,少壮困于徭役,天下苦之,而彼等犹不知足,欲壑难填。
其八,掳掠天子,操天子如傀儡,以致圣朝无君,朝纲紊乱,神器蒙尘,天下人心惶惶,诸侯离心,汉室根基动摇。
其九,党羽枭暴,杀戮盈天。行跳墙之事,至于绝处,不惜纵火宫闱,断尾求生,薨太皇太后董氏,此国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