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地煞小队的辐射复制效果(第2页)
第二层,则是依托山海关至秦皇岛的原有变电站、军事防御设施,将以核电站为核心的一道防御圈外可能漏掉的空白地带填补上。
第三层则深入内陆。
在张口、成德等京郊地区,建设“总后备基地”。
这里不仅囤积着足以支撑百万军队战斗的各种炮弹、燃料、物资,还配套了修士培训学院与符文武器研发实验室。
特调部的书面报告里写道:
“改造工程日均消耗黄金一吨、白银三千余吨,其余重金属材料不计其数,调用修士数量占全国在册修士的八成,但防线推进速度远超预期。”
这份底气来自南方修士学院,新一届三千学员顺利结业。
其中优秀学员直接就地筹建天罡小队,三十六支天罡小队业已齐备,他们汇合西疆熔盐电站的天罡小队,带着成熟的技术方案星夜驰援,每一座核电站都至少有一支天罡小队负责驻守。
而更多的修士,以72人为一队,被徐行整编为地煞小队。
与相对纯粹的天罡小队不同的是,地煞小队的队员修为相对较弱,基本集中在炼气三层。
但他们虽然真气储备不及天罡小队,却都各有专精,说是利用修士手段执行现代化战术手段更为贴切。
其中12人为“盾卫组”。
牺牲一定的灵活性加强对血兽的防御,负责小队的正面防御。
装备上,全员配备加强型的钛合金铠甲与钛合金盾牌。
背甲与腰腹处嵌有可拆卸碳银电池,可实时为主动防御系统供能。
至于那长达1.2米的方形钛合金盾牌,那重量不是修士的体质还真扛不动,这玩意儿连接主动防御系统,生成一层罡气膜,能有效抵挡血兽强酸黏液与利爪攻击;
嗯,这些装备都是在原本锁子甲的基础上改进的,南方局后勤装备处的产品。
24人是“火力组”,专攻远程压制。
装备有各型号的重型动能武器,弹药无一例外,都是烙印有符文的产品。
36人组成“机动组”,装备相对轻便的锁子甲、符文步枪、钨剑,承担侦察与突袭,可以算是一支削弱版的天罡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