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地煞小队的辐射复制效果(第3页)

 作战时,地煞小队遵循“三角防御-梯次打击”策略。

 遇袭后,盾卫组迅速展开环形防御圈,罡盾交织成密不透风的屏障。

 火力组在圈后呈两列排布,第一列用重火力进行点射,摧毁血兽关键部位,第二列切换成连发模式,形成弹幕压制。

 机动组则分两队从侧翼迂回,针对血兽集群薄弱点,发起精准打击。

 当然。

 这些装备对碳银电池的需求量极大,以小队成员的修为,很难及时补充,所以地煞小队一般都依托各个电塔防御圈布防。

 后续的地煞小队,基本都会参照这个标准来筹建。

 而第一批近20支地煞小队,基本都派驻给了沿海防御圈。

 与此同时,各军区的初级学院立马将筛选出来的战士送至五庄观,接替上一届毕业生的空缺。

 以各军区—初级修士学院—南方修士学院的集训体系,迅速进入高速运转,成为注册修士极速膨胀的“兵源中枢”。

 七大军区的修士学院中,测试经络敏感程度的仪器的嗡鸣声昼夜不停,筛选出的经络敏感人一旦修出炁感、完成修真基础课程后即刻遣往五庄观深造。

 至于其余的有修炼天赋的循经显着者也没放过。

 在派驻顾问的带领下,立即开始修炼,按体质特长,参照地煞小队的培养形式,筹建各军区自己的修士队伍。

 这套“筛选-集训-输出”的流程已形成标准化闭环。

 因为前置的基础课程以及引炁入体被放置于各初级学院中,所以五庄观的新学员入观后就可以直接配合丹药进行开脉。

 结业后便直接编入新建地煞小队,奔赴边疆防御圈。

 五庄观的集训模式,正以辐射状向各地初级修士学院复制,为防线持续输送标准化战力,让“电塔为基、小队为锋”的防御网络加速覆盖全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