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1252章 杜玄龄之邀
贞观十五年四月初六,长安。
徐子升那一行楚国使节,终于带着沉重的条约,和一丝勉强的颜面离开了鸿胪寺。
院子里,回廊的风声渐息。
而李北玄伸了个懒腰,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公家的事儿,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这种场合,对他来说其实最消耗精神。
虽然过程看似占尽优势,但每一次对线,每一处条款的斟酌,都要全神贯注地算计。
每谈一轮,都跟跑了个半马似的,累的一整天都不想说话。
所以条约一成,李北玄便对鸿胪寺再没有丝毫留恋,当即就让自己身边的书吏收拾案卷,草拟了份简明扼要的奏报,准备上呈。
至于具体的润色和抄录成册,那都是鸿胪寺属官的活儿,跟他这个伯爷没什么关系。
“写清楚结果,按章程报给中书省就成,剩下的甭管。”
李北玄挥了挥手,直接一脚踏出大门,钻进车里就往定远伯府的方向走。
马车一路颠簸。
回到府门时,才刚进正院,便见李敢快步迎了出来。
这老管家神色不算慌张,却带着那种“憋不住要说事”的架势。
李北玄一看这表情,顿时头皮一麻。
完了。
又来了。
这些年他算是看明白了。
他家敢叔儿,虽然平日里低调得跟空气一样,可一旦出镜,几乎必然就是大事。
什么烈记行货案、什么楚国天花案……
甚至他老爹的各种幺蛾子,十有八九都是敢叔儿嘴里先冒出来的。
于是,李北玄李北玄下意识地咧了咧嘴角,露出一个有点无奈的笑容,抢先开口问道:“敢叔儿,又咋了?不会是我爹又整出什么新活儿了吧?”
李北玄现在对“李道正”这三个字有点过敏,条件反射般地,就往最精彩的方向猜想。
而李敢听闻此言,顿时被问得一怔。
随即,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竟露出几分宽慰甚至感动的神色。
感慨道:“少爷您如今真是愈发孝心可嘉了,时时刻刻记挂着老爷的行程。老奴真是……真是欣慰啊!”
李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