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开舆论战先河(第3页)

 姜远是当事人,自然也得上殿面君,姜守业是重臣,又是姜远的爹,更得去。 

 这头姜守业与姜远接了传召,坐了马车向皇宫而去。 

 书房中的小茹此时也写完了一篇东西,将纸张一卷,找到胖四,将一叠纸张塞了过去,同时还有她积攒下来的五两银子私房钱。 

 “四哥,你将这个小故事拿去找人多抄几份,分发给各茶楼酒馆的说书人,每人给几钱银子,让他们照这个说书讲故事!” 

 “这是啥?” 

 胖四接过纸张翻开看了看,惊得嘴巴张得老大,纸上所写也就是一个除强扶弱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正是姜远,反派自然是李随风,故事虽然老套,但小茹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姜远的英雄形象也跃然纸上。 

 最终受害的小女孩得救,坏人受到惩罚,却被不明真相的学子围攻,好人受了冤屈,世道怎可如此? 

 这个故事中,还穿插了姜远在回南关浴血杀敌,智破武威山等小故事,令姜远的形象显得更高大。 

 胖四惊讶的不是这个故事写得如何,而是惊讶小茹从一字不识,到得会写话本,只用了大半年时间。 

 人比人气死人,胖四只能感慨小茹是天赋异禀,非常人能比。 

 这份才气,若为男子的话,这大周的朝堂之上,定然会有她一席之地。 

 奈何小茹只是一女儿身,可惜了。 

 胖四拿了话本故事和银子匆匆而去,走到半道上,胖四又回自己房中掏了十两银子,要搞就搞大一点。 

 这个话本不但要让全燕安的说书先生说,还得传遍大周,即出气又能扬少爷的名,定要将李随风那个王八蛋搞得身败名裂。 

 小茹又默默的捡起丢在一边的木盆,转身进了姜远的房间收拾起来。 

 她自知她一女子无甚大的本事,公子惹出事来,也帮不上什么忙。 

 老道曾教过她,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小茹当时不太懂,但今日却是瞬间领悟。 

 既然你们这群学子要欺负公子,那不妨将这事宣扬得更大一些。 

 也所幸小茹先祭出了这一招,占了个先手,当满城的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谈论此事时,一些暗戳戳的攻击姜守业与姜远的小作文,也跟着悄悄面世。 

 民间也因此起了激烈的辩论,有站姜远这边支持的,也有说姜远恶意伤人嚣张跋扈的。 

 这也许是大周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舆论对抗,开启了舆论战的先河。 

 后面小茹又写了《武威山历险》、《边关血旗》、《老兵之死》等等话本,将姜远的形象树得更高大,力压众多攻击姜远的小作文。 

 文采斐然之下,世人都以为能写出这些话本的,不是大儒,便是满腹经纶的才子,谁也想不到,这些都是出自一个弱女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