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大江东去(第3页)

“咚!”

大锣重击一声。

谛听满意地笑了。他是不世之天才,一双耳朵可以听到人世间任何幽微的声音。即便在这锣鼓铮铮的乱音中,他也听到了——

李益明的心跳声和呼吸声已经乱了。

李益明面上仍是饶有兴趣看戏的表情。后颈上不知何时,却已经渗出了一点细细的汗珠。

李益明伸出手,随手去够桌上的果盘,捞了个空,才想起果盘已经被陆夫人端走了。

“崔组长,把你那边的果盘递给我。”李益明随口道。

谛听却没有动作,反而贴在李益明耳边道: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吗?”

李益明看了谛听一眼,那一眼很轻很轻,没有任何情绪,像在看一块死物。

“你不给我拿,我自己拿。”

李益明说罢就要起身,谛听的呼吸急促起来,脸色因为兴奋而微微扭曲。

他一把按住李益明的胳膊,急切而迅速道:

“江水没了胳膊,求江风杀了自己,说他不想再活着受折磨了。江风哭着把江水掐死了,然后自己亲手把自己的肠子掏了出来。你知道他死前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是——”

“台台台台台顷仓顷仓顷仓顷仓顷仓咚咚咚咚咚咚咚锵锵锵锵锵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台上的锣鼓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密,如漫天轰雷,暴雨倾盆,惊涛拍岸。

“安全了。”

“哐!”

铙钹一击,声震云霄。如殷殷碧血溅上长空。

满堂皆静。大锣声长吟不息。

台上的红脸老生须发皆张,凤眼厉如雷霆,手中宝刀一横,凌空一劈。苍凉豪迈的唱腔已裂云而出:

“这也不是江水——

“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咚!”

“好!”

李益明霍然起身,“啪啪啪”地鼓起掌来!

谛听一愣,下一秒,满堂的宾客在李益明的引动下,竟也一起开始喝彩!

“好!”

“彩!彩!”

“好嗓儿!好英雄气概!”

“漂亮!”

戏院的看客都是老戏迷,个个嗓门敞亮,声如洪钟。这彩喝得排山倒海,撼天动地。谛听纵然有十双耳朵,也难以在这种情况下捕捉李益明的心跳声和呼吸声了。

坐在李益明不远处的一个看客似是心潮起伏,难以自已,竟然站起身,高高举起茶碗,呼喝道:“关二爷千古!”

说罢,将碗中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将茶碗“铮”地向地上一摔!

众人见状,也是豪情难抑,纷纷有样学样,以茶代酒,满饮一杯,再将茶碗摔在地上!

铮铮!噼啪!

铮铮!噼啪!

铮铮!噼啪!

“关二爷千古!”

“关二爷千古!”

“关二爷千古!”

数不清的茶杯茶碗碎裂在地,声如乱石崩云,又如赤壁无数火船碰上横江铁索。

凛然正气和豪情在天地间经久不散。

无数人的掌声、叫好声、摔碗声淹没了谛听的耳朵,这位天才的神耳,有生以来第一次节节败退,毫无用武之地。

谛听在这片震天彻地的声响中脸色铁青,缓缓抬起头,看向李益明的脸,却恰好与李益明对视上了。

那双眼睛如淬冰雪,带着冷然的肃杀之气。

谛听险些以为自己看错了,一眨眼,李益明脸上的表情已然消失不见,笑得春风化雨。

李益明忽而伸出手,隔空点了点自己的左眼。那表情不屑又轻蔑,像在看一只可怜虫。

谛听的脸色抽搐了一下,忽然一把揪住李益明的衣领:“你!”

李益明:“我?”

陆怀章见势不好,连忙站起身来拉架:“欸欸欸,静崖,别这样,这是在外面。”

谛听的拳头握了又握。李益明不紧不慢地掰下谛听的手,“崔组长,我又怎么你了?”

陆怀章熟练地将李益明腰包中刚偷来的谛听配枪摘出来,塞进自己的口袋,而后强硬地按着谛听坐下了。

李益明叫好的时机恰到好处,正是戏曲中精彩唱段的收尾处。在此时喝彩,是符合戏园子规矩的。倒不如说,如果在这个节点不喝彩,那这场戏就唱砸了。

谛听不懂享乐,也不清楚听戏的门门道道。陆怀章却懂得很。

在陆怀章看来,李益明做的事是理所当然的。台上那老生唱得那么好,连陆怀章都听得有点激动,别说大脑只有一两重的李益明了。

倒是谛听,因为人家叫好影响了他听劳什子心声就恼羞成怒——狭隘!

将两个冤家按下,陆怀章也没了试探李益明的心思,只想安安静静听会儿戏。

死了两条刚捉的鱼,本来就够晦气了。晚上回家还要挨老婆骂。他陆局长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台上的老生还在唱。

谛听阴恻恻地看了一眼李益明,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道:“你很狡猾。也很幸运。”

出乎谛听的意料,李益明竟然听到了这句话。

李益明侧过脸,端详谛听良久,终是一笑。

“我有什么幸运的?”

李益明转过脸,悠然看向台上。

“不过是大家都喜欢关二爷而已。”

谛听一怔。

不知为何,这句简简单单的话,竟让谛听觉得头晕目眩,比听到丧钟还可怕!

谛听听不懂昆曲,对台上咿咿呀呀的老生没兴趣。被李益明一句话搅得心神大乱,也不想再去观察李益明了。

越看陆怀章那副陶醉其中的样子越烦,越看李益明那张脸越想杀了她。

谛听按捺着杀意,一只独眼在戏院中乱瞟,转来转去,最终定格在戏台前的两根大柱上。

两根朱红大柱已经有了不少岁月磨蚀的痕迹,但其上的题字对联仍旧被金粉点饰着,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字迹个个都有碗口大,苍劲有力,矫若惊龙。

谛听眯眼细看,只见那上面写的是: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