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唐代处士徐澄
徐澄,字巨源,作为隋唐官员徐翁归之子、跨代官僚世家徐氏家族的一员,其人生轨迹与父辈的仕途生涯截然不同。他身处唐代,虽未正式踏入官场担任实职,却凭借家族荫庇获封武骑尉这一勋官爵位,一生以处士身份隐居度日,潜心于家庭事务与个人修养,育有一子徐恪,成为徐氏家族传承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徐澄出生时,徐家已历经陈、隋、唐三朝为官,家族声望与学识积淀深厚。父亲徐翁归在唐初历任汴州小黄县丞、幽州都督府仓曹参军事等职,虽非高位却以勤勉务实着称。受家庭环境熏陶,徐澄自幼便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父亲不仅亲自教导他研读《论语》《礼记》等经典,还时常讲述家族先辈在不同朝代为官的经历,尤其是祖父徐法言跨三朝任职、坚守职责的故事,以及父亲自己在基层与边疆岗位上的见闻。这些经历的熏陶,让徐澄早早形成了沉稳内敛、注重品行修养的性格,也培养了他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与父辈积极入仕不同,徐澄成年后并未选择通过科举或荫补进入仕途。唐代科举制度虽已成熟,但竞争激烈,而徐家作为官僚世家,本可通过“门荫”为他谋得一官半职——其祖父徐法言、父亲徐翁归均非科举出身,而是凭借才干与家族背景踏入官场。然而,徐澄却主动放弃了入仕机会,这一选择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志向密切相关。他生活的唐代前期,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但官场内部也存在着派系纷争与仕途风险,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军政岗位更是充满挑战。父亲徐翁归在幽州都督府任职时,常年面临战事压力与后勤保障的重担,这些都让徐澄对官场的繁杂与艰辛有了直观认知。此外,徐澄天性偏好清静,更向往“耕读传家”的生活,认为与其在官场中周旋,不如专注于家庭与个人学识的提升,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家族的传承。
虽然徐澄没有进入仕途,但他依然凭借着家族的卓越功绩和崇高声望,获得了武骑尉这一勋官爵位的庇荫。在唐代的勋官制度中,勋官主要是用来嘉奖那些在军功或政绩方面表现突出的官员。而武骑尉则属于勋官体系中最低的等级,官阶为从七品下。
尽管武骑尉并没有实际的职权和俸禄,但它却代表着朝廷对于徐澄家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认可。这一爵位不仅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更是徐澄家族社会地位的一种体现。
然而,对于徐澄来说,这个爵位并不是他追求名利的工具。相反,他将其视为对家族荣誉的一种延续和守护。他深知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