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有路暮角格韵
第六十五章 融融的亲情(第2页)
第八步,熬糖醋卤汁。在净锅放入适量的水和白糖,烧至融化变色。开小火,加入番茄酱,炒至与糖融合。再加入姜蓉、蒜蓉、葱蓉、香醋、香油、料酒,炒一分钟。再加入适量水淀粉,熬至卤汁浓稠。关火。
第九步,浇糖醋卤汁。把浓汁均匀浇在鱼身上,每个地方都要浇到。再撒上松子和豌豆。
最后,蒋苏兰说道:“小秦,松鼠鳜鱼是一道功夫菜,需要开花刀、腌制、拍粉、油淋、浇汁,一气呵成。在家里做松鼠鳜鱼,需掌握四点:第一,把斜刀改切成花刀,这对刀功有一定的要求;第二,不要切破鱼皮,方便油炸和做造型;第三,蘸料可按照个人喜好调制;第四,可以不用费心做松鼠造型。”
秦科看着鱼盘中色泽橘黄,头昂尾翘,形状似松鼠的鳜鱼,赞叹不已。他对蒋苏兰说道:“小姨,我记住了配料和做法,也想实践一次。您还有另一条鳜鱼吗?”
“我买了两条鳜鱼,就是留一条准备给小琪来实践的。来,小秦,你操作,我在一旁看着。”蒋苏兰高兴地说道。
(三)
田歌打开笔记本电脑,把自己撰写的有关正阳房地产公司的文稿拿给边小琪看,让她提意见。
正阳房地产公司品质第一、顾客至上的企业经营理念;捐助t大和p大奖学金的善举;领航人顾正阳的睿智、慷慨和决断力;销售总监边小琪的公平、公正和无私;销售团队团结一心的精神面貌,令行禁止的高效执行力。针对以上几点,田歌通过跟正阳房地产公司销售员工直接接触,把她观察和采访到的内容,实事求是地付之于笔端。她不回避问题,把自己之前对这种家族企业的看法直接点出来。她又对正阳房地产公司向现代企业转型的点滴表现,给予热情鼓励。她更不掩饰自己对正阳房地产公司的美好期望。读了她的文稿,让人对名不见经传的正阳房地产公司,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它充满无限期待。觉得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它将会是京城房地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读完文稿,边小琪称赞道:“妹妹,这是一篇很好的新闻稿件。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有叙有议、不失公允。”
她接着说道:“妹妹,你可以把倾注在管理者身上的笔墨减少一点,把重点放在那些勤劳朴实的员工身上。通过她们的言行,反衬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产品质量,会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姐,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领头人和管理者,只能是昙花一现。重视知识,重视人才,这与当下的社会潮流一致。”田歌不想听边小琪的建议。
“妹妹,你说得也对。你和林春曦再斟酌一下,文字要尽可能平实。然后,发给我和顾总,看看他还有什么意见。”
姐俩正在交谈着,姨夫田长河回家了。田长河见完几个外地来京的朋友后,谢绝了她们的宴请。
边小琪起身,笑着跟田长河打招呼。田歌说道:“老爸,人家求您办事,请您吃饭,您却不给面子,估计人家又要忐忑了。”
“昨天晚上,蒋大夫就把她的指示下达了,要我必须回家吃饭。不吃饭就不办事了?到了我们这个岁数,亲情才是最重要的。”田长河笑道。
“姨夫所言极是。”边小琪赞同道。
“老爸,您快来看看我写的这篇报道。从审阅您秘书文稿的视角,给我提点意见。”田歌又把电脑给了田长河。
“总体上还不错。不煽情,多用真实数据。把你写小说和散文的语言风格再往新闻采访和报道上靠近一点,会更简洁明了,更有说服力。”田长河读完后,点评道。
“田司长,姜还是老的辣。”田歌笑道。
(四)
凭着过人的记忆力,秦科顺利做完了松鼠鳜鱼的首秀。看着他有条不紊、专心致志的做事状态,蒋苏兰暗暗点头。秦科又给蒋苏兰打下手,看她做了几道精致的淮扬菜,并一一记在心里。他对蒋苏兰的精湛厨艺,赞叹不已。
秦科解下围裙,走出厨房,跟田长河打招呼:“姨夫,您好!我是秦科。”
田长河笑着说道:“小秦,你一来就进厨房,这样会把女孩子惯坏的。”
田歌立即反驳道:“田司长,时代已经变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不再是女人的专利了。”
边小琪也笑着附和道:“姨夫,我支持田歌妹妹。世界上厉害的厨师大多数是男的。人说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男人的胃。我看应该改成他为什么抓住了女人的心,因为他抓住了女人的胃。”
蒋苏兰笑着说道:“小琪和田歌说得对。这么多年,我把你姨夫给惯坏了。”
秦科笑着说道:“小琪,田歌,我觉得进厨房的分工没有那么重要。谁有时间,谁做;谁喜欢做,谁就做。能像小姨这样有一手好厨艺,让家人吃得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边小琪笑着说道:“秦科同学,我坚决支持你占领厨房。走,我们去尝尝你首秀的松鼠鳜鱼,看看你有没有成为大厨的潜质。”
走进餐厅,看到两道几乎一样品相的松鼠鳜鱼,田歌对田长河说道:“老爸,我们先不品尝,来猜猜哪一道松鼠鳜鱼是我妈做的;哪一道松鼠鳜鱼是秦科同学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