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姨母也是母(第3页)
“训哥儿真乖!”符二娘笑着应了一声,伸手轻抚小外甥的头顶。
“阿娘,我要去玩。”柴宗训安静不到片刻,就立马待不住了,扭动着小身子要从母亲怀里挣脱。
符氏无奈地松开怀抱:“去吧,跑慢点,别摔着了。”话音未落,小家伙已经蹦跳着跑开,几名宫人连忙跟上去护着。
“这孩子……”符二娘望着小外甥的背影,眼中满是温柔笑意。就在这时,姐姐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此番出征,官家会让妹夫留在东京,加兼内外副巡检之职,并暂掌殿前司一应事务。”
符二娘神色一滞。随即她转头望向姐姐,纤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眼波流转间似有万千思绪翻涌。
在她想来,上次见面时,姐姐向自己保证过,暂时不让夫君离开东京。现在听姐姐这话里的意思,算是实现了对自己的允诺。
这份体贴入微的关怀,让她心头涌起一股暖流。新婚燕尔不过数月,符二娘又怀了身孕,她自然希望夫君能陪着自己待产。
不过……想到自己的夫君,符二娘又有些犹豫。虽然嫁过门还不到半年,但通过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让她摸清了李奕的性子。
那个出身寒微却才能出众的男人,心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在数月前的攻蜀战事时,为了求得领兵出征的机会,甚至向官家立下了军令状。
此次官家亲征江南,声势十分浩大。符二娘也从李奕口中得知,这是极其紧要的战事,牵涉到朝廷的核心方略。
若是因为自己的影响,让夫君错过这次出征的机会……她不忍,也不愿。
“我知阿姐疼爱我……”符二娘轻声开口,“可夫君他肯定更愿随驾出征。”
符氏含笑摇头,知道妹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她语重心长道:“这世道下,悍勇善战的将校有不少,但有资格被官家委以留守重任,点检禁军的却不过寥寥数人。”
“妹夫能留在东京,我的劝说只是一部分缘由,更多的则是官家的意思。建功立业未必非要上战场,去年妹夫受命整顿禁军,同样不是大功一件?”
“况且妹夫打仗的本事,朝廷内外都有目共睹……天下分崩离析,列土分疆数十载,官家有统一诸国、成就不世之功的宏愿,往后还有许多地方要倚重妹夫。
说到这,符氏伸手覆上妹妹的手背,突然压低了几分声音,“再者说,你我乃至亲的姐妹,训哥儿又是你的亲外甥……他如今年纪尚幼,时势又难以预料,除了依仗母家的亲人,他又能指望的上谁呢?”
“二妹回去让妹夫尽管安心陪你待产,顺便办好留守东京的差事就行……”
这番话说的很直白,但却是符氏的真心话。
她能有如今的尊贵身份,全都源于她的皇帝丈夫,自然不愿皇帝出什么意外。
但前夫一家的灭门祸事,让符氏至今心有余悸。她深知世上之事,谁也说不准,就算不为了自己考虑,也要提前为儿子铺路。
如今周国的禁军内,有三位皇亲国戚坐镇。其中,李重进是太祖郭威的亲外甥,张永德则是郭威的女婿。
在宗法血缘的层面上,李、张二人跟皇室郭家的亲近程度,比只是皇后妹夫的李奕要更深。
但符氏却有另外的考量……符家是她的娘家,符二娘是她的亲妹妹,李奕则是她的妹夫,同时也是皇子柴宗训的亲姨父。
相比于太祖一脉的李重进和张永德,符家和李奕显然是更值得符氏信任。
不过符家的势力再大,终究是远离中央朝廷,而且在“强干弱枝”的趋势下,地方藩镇已经难以抗衡禁军。
万一未来真遇到什么变故,手握禁军的李奕对符氏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巨大助力。
“姨母也是母……”符氏轻拍妹妹的手背,“这份血缘关系,比什么都牢靠。”
符二娘顿时心头一颤。姐姐这番情真意切的话,她自然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而且按照姐姐所说,姨母也是母,那么姨父……她没有再想下去。
但符二娘心里倒是明白了,姐姐临行前召自己见面,嘱托照看训哥儿怕是其次,说的这些话才是主要。
“阿姐放心。”符二娘握住姐姐的手,声音虽轻却坚定,“夫君是个极重情义的人,若是真到了阿姐说的那个时候,他绝对不会辜负官家和阿姐的信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