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争论

李岩被管家引至一处僻静的客院安置。院外虽有人看守,但礼数周全,并未苛待。


 翌日清晨,文渊阁旁的首辅值房内,周延儒并未升座大堂,而是将几位心腹次辅与阁臣请到了这间更为私密的小室。


 来人分别是年迈持重、以“和事佬”着称的次辅陈演,精于算计、门生故旧遍布六部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冯元飙,以及素来清流自诩、却也不得不随波逐流的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谢升。


 几人官袍虽依旧鲜亮,但眉宇间都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阴霾,那是大厦将倾前,身处其位者特有的恹恹之气。


 周延儒没有寒暄,待仆役退下,便缓缓将昨夜李岩来访及“联寇抗夏”之议和盘托出。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公务,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在场诸人心上。


 室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唯有炭火偶尔的“噼啪”声。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疑、荒谬,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良久,次辅陈演率先开口,他捋着花白的胡须,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缓慢与沙哑:“元辅,此事关乎国本,更关乎天下士林清议”。


 “与我等缠斗十余年,荼毒天下的流寇携手,这与虎谋皮尚在其次,只怕天下人悠悠之口,我等死后亦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啊!”。


 他引的是“华夷之辨”的老调,但底气明显不足,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推脱。


 “陈公此言差矣!”,兵部尚书冯元飙立刻反驳,他眼神锐利,更注重现实利害,“此一时彼一时!昔日流寇是疥癣之疾,今日大夏方是心腹大患!”。


 “《左传》有云,‘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如今李闯据有中原,俨然已成气候,其势虽不及大夏,却堪为屏障”。


 “若坐视大夏吞并闯逆,下一个便是兵临北京城下!届时,我等连谈论‘清议’的资格都没有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况且,闯军所求,无非是裂土封王,承认其地位,而大夏其制度迥异,听闻在江南已行‘土改’,清查隐田,整顿胥吏,动的是我等士绅的根基!一旦其得天下,你我家族数百年的积累,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