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孙传庭

崇祯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他绕过御案,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到孙传庭面前,弯下腰,伸出那双因为长期批阅奏章而略显枯瘦的手,颤抖着,想要扶起这位他曾无比倚重,又因其“败亡”而怨怼过的臣子。

 “伯雅……爱卿……”,他的声音异常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是朕对不住你,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

 这句话出口,不仅孙传庭猛地抬起头,泪流满面,连一旁的曹化淳也瞬间红了眼眶。

 他们何曾听过皇帝如此自责?往日的陛下,何曾有过这般情状?

 孙传庭更是心如刀绞,泣不成声:“陛下!臣万死!臣未能荡平天下,保全疆土,反累陛下忧心,家族蒙羞,臣万死难赎其罪!”

 崇祯用力摇了摇头,扶着他的手臂,感受着那嶙峋的骨骼,心中悲意更浓。

 他看着孙传庭风霜刻画的容颜,仿佛看到了这些年他在敌营中可能遭受的磨难,也看到了大明江山在这几年间如何加速崩塌。

 “起来……起来说话”,崇祯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温和,“活着……活着就好,这大明……唉,不说也罢!”。

 这一刻,什么帝王威严,什么君臣纲常,在故人重逢的复杂情愫与国破山河在的巨大悲怆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暖阁之内,只剩下一个苍老的皇帝,和一个“死而复生”的罪臣,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

 当最初的震惊与悲慨稍稍平复,暖阁内的气氛依然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崇祯亲手扶起孙传庭,君臣二人相对而立,竟都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崇祯看着眼前这位曾被他视为肱骨,却又因战败而让他心生怨望的臣子,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

 “伯雅、这些年,苦了你了”,崇祯的声音依旧沙哑,目光里带着探究,“你是如何回来的?又为何与曹大伴一同出现?”。

 曹化淳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解释道:“皇爷容禀,老奴此前奉密旨离京,设法与江南那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