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大夏对宗室的处置
孙传庭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崇祯那越来越苍白的脸,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陛下,此人非一般草莽枭雄可比,他兼具开拓之魄力与守成之心术,知人善任而又防范未然”。
“他不仅在战场上打败了我们,更在制度、人心上,构建了一个看似更加坚韧的体系,臣不得不承认,大夏根基已成,绝非侥幸,面对如此对手……”。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了暖阁内每一个人的心头。
面对如此对手,大明还有多少胜算?或者说,还能有尊严地坚持多久?
崇祯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些年来他不停的研究大夏的制度,对大夏非常的熟悉。
为了更好的研究,他还专门组建了一支队伍,他们什么都不做,专门收集大夏的一切资料。
因此,他虽然和夏王没有见过面,但是却神交已久,都说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崇祯对夏王可谓是非常的了解。
不过孙传庭的描述,比他想象的任何凶神恶煞的叛军首领形象,都更加可怕。
一个年轻的、理性的、有着清晰蓝图和强大执行力的对手,一个已经构建起替代性统治体系的敌,这比十个李自成、张献忠加起来,都要致命百倍。
他缓缓靠在龙椅上,闭上了眼睛,仿佛连支撑自己坐直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暖阁内,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以及那无声蔓延的、令人绝望的认知。
崇祯闭目沉默了许久,暖阁内只有烛火摇曳的影子在墙壁上晃动,仿佛是大明国运最后的挣扎。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那双曾经锐利如今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探究。
他没有继续追问夏王秦思源,而是将话题转向了一个更具体,也更刺痛他神经的群体。
“伯雅”,崇祯的声音干涩,“你在江南可曾见过,或听闻过我朱家那些宗室子弟的境况?他们如今怎样了?”。
孙传庭闻言,心中微微一叹,知道这个问题终究是避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