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秦的钢铁技术(第3页)

但是至少,如果使用焦炭、使用风箱,就能大幅提高炼铁的温度,熔炼的生铁铁水就可以直接浇铸成这样那样的铁器。铁器不一定需要它多锋利,很多时候只要其耐用就好。比如犁铧、耧车,都只需要铸铁件就够用,完全没必要捶打成熟铁或者百炼钢。

寺工的土炉炼铁,然后破碎土炉的方式得到的是海绵铁。海绵铁还要锻打才能成器,产量极低、人工极多,所以铁器成本极大。

张诚并非是材料领域的专家,虽然在自己的工作中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材料,但是对这些材料具体冶炼的技术却只知道个大概。对冶炼设备所知极为有限。但是知道原理,最起码可以对眼前的冶炼方式做出一些修正和改进。略一思考,就已经设想出一种土高炉的冶炼流程。高炉可以更高、尺寸更大,一次性出炉的钢铁就可以达到数百斤。使用焦炭和风箱等技术,就可以让矿石融化,得到流动的铁水,铁水直接可以用于浇铸各种铁质器具。失蜡法翻砂模具,生产的各种铁器就可以满足一般农业生产。当然,这种铸铁是生铁,虽然坚硬、耐磨损,但是脆性大,容易断裂,并不适合做军器,如果要制作军器,就还需要进一步除碳,提高其韧性……

这样想着,却已经来到了铜坊。

铜坊的炉具并没有铁坊那么多,但是尺寸显然更大,巨大的熔炉里,翻滚着通红的金属汁液。空气也都扭曲起来。工匠们将通红的铜汁窑起,倒入一旁的模具中,然后把陶土的模具用长杆推到下一个环节。这样周而复始。

张苍带着众人到生产线最末尾的位置,叫人打开陶范,里面赫然是一排排箭簇。摸了摸陶范已经冷却。张苍摸出一支箭簇递给扶苏——“这就是我大秦无敌于天下的秘密所在。我们的箭矢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因此在军阵之中,无人能抵御大秦的军队。”

张诚环视这里,在这里,箭簇、戈头、矛尖、铜剑都被堆放在柳条编结的筐中,一筐一筐,码放整齐。这些铸造的兵器,稍加打磨,就可以装在木杆上,成为杀人利器。每一天这里能生产多少兵器?这些兵器能装备多少军队,这些军队又能征伐多少土地?张苍说,这是大秦无敌天下的秘密所在,这话没错。战争,攻城掠地的是军队、斩将夺旗的是士兵,但是维持这支军队强大的,其实是位于咸阳的这些工坊。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核心。无论是在后世,还是在此刻,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只是可惜,这些技术都被用来制作成兵器杀人了,而不是用于活人。”路过的一个工匠打扮的人说。

扶苏面色变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