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战争是推广商品的最好平台(第2页)
论功行赏,当然不会给什么上郡第一车辆厂颁发什么赏赐,战争取得胜利,功劳当然都是将军和士卒的,最多是负责后勤供应的官吏也能分一点军功,几时看到卖粮食补给给军队的商人能因此捞到功劳的?商人闷声赚钱就好。正如许氏商行的大掌柜,在这次战事中大赚了一笔,那十种样品全都得到了大额订单,连带着许氏商行这样过去只能算是二三流的商行,也跃居成为大秦商业的一等商家。
上郡第一车辆厂也只是按部就班卖车子给商行,更不会得到什么嘉奖或者功劳。但是第一车辆厂的独轮车,可也随着这场战事,扩大了影响。一来是军方对这个车子的性能给予肯定,认为劳师远征,独轮车是第一必备之物,还远在弓弩粮秣之前。所以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军方不断加码给许氏商行,要求稳定独轮车的供应。第二,是这次征战的士兵,各个都发现了独轮车的好处,无论是出征携带辎重、兵器,甚至运送人员以车代步,或者是破燕国之后,天量的战利品都可以装车一路运回来,这次出兵,从将军到士卒,战争缴获所得,可比之前历次战争多得多。战争本来就是掠夺和毁灭,战胜者有权获得征服领土上的一切,但是以前的战争,全靠士兵肩挑手扛,哪里能带得走那许多战利品。这次不一样,有了独轮车,一车能装载400斤的重物,1万辆独轮车,几乎将燕国搬空。所有归国的士卒和将军,都赚的盆满钵满。而负责记功的官吏,对满载而归的大军这种行为视而不见,战争缴获本来就是这些冒着杀头风险出征的老秦士兵应得之物。谁会和士兵计较这些?
士兵们回国后,纷纷打问这种独轮车是从何处所购,知道这车子才几百个钱一辆,那还有什么说的,无数士兵涌进许氏商行,要给自己家里定一辆独轮车,还指名了必须是上郡第一车辆厂生产的。开玩笑,这东西太好用了,家里养牛羊马有困难,弄个牛车都没有牲口拉,独轮车可不至于没人推,这玩意儿轻巧,连个娘们儿都能推了几百斤东西就走。必须得买。
沿途的百姓也看到了独轮车的好处,王翦大军相当于为上郡第一车辆厂做了活广告,于是订单纷纷飞到了许氏商行手中。连带着张村的车辆厂一再扩大,最后不得不面向高奴县全县招募愿意务工的男丁。张村日常的人口也就密集了起来。张村繁荣一时无两。
不止是战争相关行动带来的独轮车订单。在欧冶子渊的推动下,寺工也大量采购独轮车。独轮车在寺工下属的作坊中应用极为广泛,现场物料的短距离运送其实是最适合独轮车应用的场景。有了独轮车,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寺工出产也大幅提升。
张苍则是通过对帝国运输行业的需求方面,论证了独轮车对帝国经济的影响和对帝国统治水平提高的作用,上书的题目是《独轮车论》,要求各个郡县普及独轮车应用,独轮车是一项战略物资。在张苍的论中,并未具体指称某一个商家的独轮车是最好的产品。但是此时全天下只有许氏商行和上郡第一车辆厂生产独轮车,许氏商行又设置了专人在各地打压仿冒者,所以这一篇论下来,朝廷形成对独轮车战略需求的共识后,许氏商行和上郡第一车辆厂仍然是独轮车产业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