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浮桥(第2页)
“你也不用这样为韩卿开脱。朕不是刘邦,大将军只要能百战百胜,朕是高兴的。韩信是个不世出的兵家天才,可不能用工程师这类的说法掩盖了他的才干。”
张诚也只好苦笑。小心思被皇帝看穿了。
“淮阴侯确实是世间罕见的天才。”赵芃在一旁表示赞同。
得到军报,皇帝临时决定要直抵前线,赵芃就驾驶飞机和皇帝同机,张诚自驾飞机,一个二十人的皇帝卫队驾驶了七架飞机随行。三公九卿尽数被抛在了巩邑。
抵达淮河北大营的时候,就只看到一座空营寨,十万大军已经拔营渡江,即将和英布展开正面对决了。
淮南国兵力在三万到六万之间,韩信有十万秦军,有四寸炮、连发气步枪、装甲车、大四轮、旋翼机、空中投射武器……
没有任何悬念。
皇帝陛下并没有在河岸久留,只是看了一眼浮桥,令信使传了勉励淮阴侯的话,就随着赵芃乘坐飞机回返巩邑。
皇帝都不留下,张诚也不便留下,巩侯不想给人和军方联系过于密切的印象。
回到巩邑,皇帝觉得此行在巩邑的参观已经差不多,该看到的都看到了,巩邑也不是个大城,皇帝久在这里,难免会骚扰地方,做客人就该有做客人的自觉,不能当恶客。皇帝便决定转路去嵩山祭天。
扶苏对自己此行浪费了时间,不能亲至巩侯府拜见老夫人,为张妈妈增寿表示道歉。张诚替老夫人感谢了皇帝的厚谊,心道你这样大驾登门,还不够张妈妈忙活的。
扶苏却心知张诚的腹诽,并不点破,要起驾。却出了波折——
皇后表示我就留在巩邑了,不陪同陛下去嵩山,也不打算回长安了,孩子在巩邑上学,我要在这里留下来照顾孩子。
无数朝臣劝谏。
皇后盯着萧何、叔孙通说:我听说之前椒房殿的吕皇后也在陛下不在长安的时候,曾带着孩子巡游到洛阳,这件事就发生在您二位当朝的时候。可见皇后不离皇宫、不离陛下左右的说法都是扯淡。吕皇后能做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做?太子可以离开长安,我就可以离开长安。太子不能没有母亲照料,我也不能长久不见太子。谁有意见,就是跟我和太子作对。
所有人都指望本地地主张诚能出来说一段话,劝慰一下忽发奇想的皇后。
张诚不吭气。
九卿之中的女官赵杏儿也不吭气。
“赵大人,您劝一劝皇后啊!”叔孙通忍不住。
“母子连心,哪个母亲能忍受长久和孩子分离?如果可能,我自己也想留在巩邑不回长安了。”赵杏儿的声音清冷,让所有人听出她的果决,也听出来老张家这是不打算劝皇后了。
“巩侯,朕命你在巩邑建一座皇后府……”
“陛下,世上哪有建皇后府的道理?”皇后自己又不乐意了。直接驳回了皇帝的胡说八道。“我就住在那个乡旮旯大酒店,或者不行我去我小姑子家做客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