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火龙

黄河水路现在是特别热闹的运输干道。这是商周以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过去天下分割为无数邦国,如同《老子》所说小国寡民,人民老死不相往来。也没有那么复杂的商品交易和货物流通需求。

 

大秦一统天下,幅员万里。帝国需要解决天下的灾荒和治理,商人需要把货物卖到全天下,帝国就特别关心交通建设。在全天下修筑驰道、在南方开挖灵渠,物流水平已经是黄帝以来最强大的时代。一些重要的道路、水路甚至一直用到几千年后。

 

物流体系这东西就是这样,越发达就越发达。

 

当军方发现利用水路运输能够解决远征南方的后勤,当商人发现可以通过黄河水路以更低廉的成本将货物从长安、洛阳运输到燕赵齐楚,水路就越发发达繁荣。

 

黄河上跑的船,最多的就是粮船。

 

运粮的船并不是商家所有,而是官船,是军方的运粮船。操舟的舟子、押送的队员,都是大秦的卒伍。

 

军方的卒伍只负责押送这些粮秣,并不负责搬运粮草,过去都是在民间征发夫子负责搬运,但是洛河码头有搬运工,军方的财计人员经过测算,认为雇佣搬运工搬运粮草的费用比征发徭役还要便宜的多,在落水码头这里就入乡随俗,委托脚行负责装船。

 

相比陆运,水运也有一定的风险,黑夜里看不清航道,所以运粮船只能白天航行,傍晚就要在河岸下锚停船。几十条船停在岸边,船上挂起灯笼,船夫和押运的士兵就在岸边生火造饭,在岸上或者船上休憩。灯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也别有一番情趣。

 

这一晚,船队照例停在岸边。累了一天的士兵照例在岸上生火煮饭,吃饱后照例在船上打了地铺睡觉……

 

河岸草丛中,一个小队渐渐靠近了这个船队。

 

这队人人人牵马,人衔枚马勒口。悄无声息。

 

距离船队五十步左右,小队停了下来。领头的人打着手势,所有人就都抽出弓箭。

 

一个黑衣人取出裹了油布的木棍,从怀中取出火折子,吹亮火光,把木棍靠近火折子,点起了一个火把。火把燃起,黑衣人立刻把火把垂下靠近地面,以免火光传到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