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敲打

聪明如扶苏,在朝会最开始、侍御史们抛出话题的时候是有点懵的,看到那本厚厚的报告的时候,是有点意外的,但是张苍直接诘问御史大夫的时候,扶苏就已经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御史府要在三公之中争权。

 

皇帝其实并不反对臣下之间的权斗。各个部门权限边界是模糊的,这些模糊地带就是给不同部门争夺的。具体每个部门能拿到多少,要看具体朝臣个人的能力和争夺结果。

 

三公争权也不是不能容忍。

 

但是在蒙恬出征之后,御史府和丞相争夺权力,而且是拿太尉开刀。这就不寻常,也不能容忍。

 

何况,当今太尉乃是蒙恬。

 

是扶苏的铁杆盟友。

 

两人的情义从始皇帝二十六年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持续至今,将近三十年。

 

蒙恬是父皇留给自己的利矛和坚盾。

 

如同后来张诚所说,蒙恬是父皇给自己的最后退路。虽然自己曾经犯过错判父皇意志的错误,但是过去三十年的相处证明,蒙恬对自己的情义和忠诚,是值得信任的。

 

当然,对于皇帝来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忠诚。

 

但是蒙恬正在执行的任务,是大秦帝国的核心国策之一。

 

重新收复岭南三郡,这个国家才是父皇所传下来的那个书同文车同轨天下一统的国家。

 

叛军赵佗的存在,是对帝国权威最大的质疑。

 

如同蒙恬所说,收复岭南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一场战争,虽然屠雎在岭南大败,但是如果把征服岭南看做是一场持续性的战争,屠雎的三十万人也只是探路的先头部队。以三十万条性命和一位大将军的首级,取得了相当重要的经验,所以二次南征,秦军开通灵渠,解决了南征的最关键的通路和后勤补给问题,果然一举大败百越。而蒙恬的南征,实际上可以视作是始皇帝南征的第三部分,这一战是建立在前两次南征基础之上的,包括屠雎,包括任嚣赵佗,都不过是这第三次南征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