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专利局(第2页)
随即宣布朝廷将在桂林郡设置大秦糖业制糖总厂,由巩侯带领工程团队赴桂林建厂。这一厂由内廷、外廷府库出资6000万钱,巩侯出资3000万钱,桂林侯蒙恬出资800万钱。大秦丞相张苍作为制糖总厂的监督人,负有对该厂经营的监督职权。
宣布朝廷和内廷出资在桂林郡购买农田和荒地。初期购置蔗田10万亩,后续将通过制糖厂分红的资金,按比例购置农田。另外由蒙恬南征军所部适龄退伍及伤残士兵2万人组成桂林屯垦军,在桂林郡开辟荒田。屯垦戍卒俸禄由制糖厂代为发放。
大秦的土地价格并不高,全国土地根据分等,大致在一亩100钱到300钱不等(读者你别犟之依据:《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2007年1月《土地兼并的历史检视》作者刘正山,页码p696)。桂林郡的耕地按照下田100钱一亩的价格,10万亩蔗田,花费不过一千万钱。是个大手笔的操作,但是也没有多大……
不过群臣从这些诏令中,闻到了奇怪的味道。
随即,皇帝下令群臣讨论《大秦专利法》文本,并计划在朝廷设置专利局。专利局由廷尉管理,算是国家司法体系的一部分。
首任专利局局长,皇帝要群臣推荐。
这一天的朝会热闹极了。
朝廷在制糖项目上一万万钱的投资建厂,在桂林郡收购十万亩土地,2万老兵屯垦,专利法和专利局……皇帝扔出来的雷是一个又一个,朝臣有点发懵。
这些话题的中心人物巩侯张诚,根本没出现在朝会上——张诚有爵无职,根本没有资格出现在常朝上。
这一大笔支出,是否影响到帝国的经济运转?看着丞相和计相淡然的表情。朝臣觉得这个话题可以不用问。
这一大笔支出,是否会影响朝臣的俸禄生计?虽然每个人都有这个疑虑,但是没有人率先提出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把这么大一笔钱扔到岭南那个看不见的地方?
蒙恬从这件事上捞到多少好处?
最主要的是,这件事里,张诚出资3000万钱,一看就知道,张诚是这个方略的始作俑者。而张诚并没有出现在朝会中,远离了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