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专利局(第3页)

争议是很显然的。

始皇帝大兴土木造陵墓宫殿的先例,让这一朝对公共事务的有天然敏感,任何“劳民伤财”的项目都会受到抵制。

而十万亩土地和无数荒地用来种甘蔗而不是种粮食,分明就是发起项目的人见利忘义,皇帝和朝廷参与制糖就是与民夺利……

御史府和御前博士就开启了喷子模式,口水能把当日的未央宫地板彻底清洗一遍。

左相萧何也跃跃欲试。

右丞相张苍却坐的极稳。根本不在意群臣的口水。

已经在前一晚参加过讨论的太尉蒙恬、计相赵杏儿也低眉垂目,根本无视者满堂的争执。

当所有人发现制糖厂项目早已内定,不可动摇的时候,争议渐渐止息,话题就开始向《专利法》方向调整。

寺工令揣测上意,不仅出列对专利法的作用和意义大加赞赏,认为专利制度能全面提升大秦技术水平和国家财富,还推举了首任专利局局长的人选。

寺工方面提出的专利局局长是大秦巩侯张诚。寺工给出的理由是,巩侯学究天人,曾经创立机械制图标准,开设多家工坊,在机械领域、数学和物理学领域都造诣深厚,又是巩邑理工大学校长,其才干经历足以胜任专利局局长一职。

没想到被皇帝一句话给否决了:“谁都可以来做专利局局长,巩侯不可以!”

皇帝没说出理由:让张诚这样有钱、有能力、有眼光的人去专利局当局长,审核各种专利申请,那和派一个猴子去看守桃园,有什么区别?

人品?

李斯也不能说人品不好吧,但是当利益送到眼皮子底下的时候,连始皇帝的诏书都敢改。张诚如果去做专利局局长,随便扣押专利申请文件,自己率先砸钱推动新技术,全天下谁能挡得住?那专利局就不是国家的,而是张家的了。

当然,这个理由,皇帝并没有说出来。

不过每个人都从这句话听出,皇帝对巩侯的顾忌。整场朝会都沉默不语的赵杏儿,脸色也阴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