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冬季用品(第2页)


 这军方有订单,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尝试一下冬装研制。在长城大学里,赵芃走的路和所有师兄师姐都不一样,似乎完全绕开了重工业部门,始终围绕着纺织品在转。但是谁能想到,这个研究纺织品的女生,居然是长城大学第一代学生中最有钱的一名。


 赵芃的钱,和她是皇家公主有关,和扶苏蒙恬张诚赵杏儿刻意支持也有关。但是和她所从事的工作关系是最大的。织布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几种典型的布匹早就成为名满天下的好物。纽扣的生意、成衣的生意也都非常好。纺织品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生意,比钢铁厂之类的能见度高得多。


 围绕着士兵野战保暖这个课题,在小会议上,赵芃连续提出了内衣、外衣、羊毛袜、长靴、手套、帽子、面巾的一整套。算是把一个大秦大兵从头包到脚。


 张诚就看着赵芃眉飞色舞的说着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觉得女生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看起来就很可爱。


 李灵不是一个创意很多的人,她的长项是组合资源和执行。


 按照张诚带回来的消息,李灵把要做的项目一一记下,就准备拿到巩邑理工大学去做方案征集。竞赛是张村时代的特色,竞赛获奖名利双收,最受学生们的欢迎。而理工大学有上千名学生,一千个脑袋一起想,不比张诚这一个脑袋的人强得多?


 张诚觉得,既然是方案征集,不如索性玩大一点。所有巩邑的工农兵学商都可以在两周以内提交方案,组成一个方案评审班子对各种方案做审核,优胜者由工坊提供奖金并且买下来。几万人一起胡思乱想,不是比几千个人的脑子还要好?


 这么说也就这么定下来。


 听说巩邑这面的几个项目要采用竞赛方式进行,赵芃表示自己也要掺和一下,就提出士兵用的行军外袍,也要公开征集。参赛者可以提供图样或者纸样。优胜者芃记给出丰厚的奖金,所有参赛者都可以得到芃记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