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百家(第2页)

 学者们不再敝帚自珍。一些已经隐世很久的学派、一些在战乱中被藏起来的典籍,又重新被翻出来。曾经执掌学派牛耳的大师,也不得不谦卑的开始写作一些普及型的作品,试图争取普通人,甚至争取那些稚童。

 一些学问高绝的大师,也开始向三所大学递交申请,希望能进入大学开设课程,能够在官方渠道宣讲自己的学术。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其中墨家、法家、儒家、道家的表现最为亮眼。

 墨家是最早倒向理工方向的学派。以寺工为核心的墨家,在新的钜子张诚的影响下,全面学习机械、物理、化学、数学四大学科,以帝国工程建设和军事用品制造为支点,丰富了技术体系,用理工大学的四大融入到墨家典籍,对墨家典籍进行全面的提升和重新包装。新的墨家典籍技术性更强、脉络更清晰,对制造业、建造业的指导更具体清晰。墨家以自己人力优势,全面编写了各个工序的技术手册,墨家经典的数量和质量,在几年时间远远超出历史的高峰。

 法家通过学报系统,将过去仅限于少数大师和政府官员所触及的司法和行政理念公开于众,更多人参与到法律和行政理论的讨论,皇帝扶苏本人就具有极深厚的法家学术素养,在皇帝的扶持之下,法家的触角伸展的更长、涉及的内容更细致,韩非李斯都不曾触及到的许多领域,包括行政法、皇室继承法、专利法、无线电通讯管制法等专题法律框架一一建设起来,在学报进行发布、全天下的学者都可以参与讨论,所有讨论在后续的立法中也产生重大影响。

 学法已经不仅仅是政府司法人员的事务,商行、机构也开始聘雇具有司法知识、掌握司法程序的退休官吏作为顾问,一个全新的被称作是律师的行当也开始形成——只要你花钱,就可以聘雇到熟悉法条和流程的人帮你去和法务机关交涉,很多时候,有律师的介入,能够帮你少走弯路、帮你省更多的钱。

 儒家的变化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