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三段:社会责任的担当第781章 乡村教育的初步关注

2034年深秋,云贵高原的晨雾还未散尽,李阳乘坐的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前行。作为李氏集团新兴产业战略调研的一部分,他本计划考察当地的生态农业项目,却在途经乌蒙山区时,被一阵清脆的读书声吸引。顺着泥泞的小路望去,一所名为"向阳小学"的建筑映入眼帘——斑驳的土墙上用石灰写着"知识改变命运",褪色的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教室里三十多个孩子挤在破旧的课桌前,用铅笔头在作业本上歪歪扭扭地写字。黑板是一块刷了墨汁的木板,窗户连玻璃都没有,仅用塑料布勉强遮挡寒风。当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抬起头,清澈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时,李阳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推送来一组数据:全国仍有超过30万所乡村学校缺乏基本教学设备,近千万儿童无法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李总,这是我们调研的生态农业项目资料。"助理小王递上平板电脑,却见李阳径直走向正在授课的老教师。五十多岁的张老师戴着老花镜,教案是用旧报纸装订而成,"我们这里三个年级的孩子都在一个教室上课,最缺的就是书和本子。"他指着墙角堆满粉笔灰的木柜,"去年县里发的练习册,每个孩子只能分到半本。"

 回到集团总部的当晚,李阳紧急召集高管会议。全息投影中,向阳小学的画面与集团研发的量子计算机、元宇宙平台形成刺眼对比。"我们在追逐科技前沿的同时,"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能忘记还有千万双眼睛在渴望最基础的学习机会。"财务总监欲言又止:"但新兴产业的投入还在持续,现在分出资源......"

 "记得我们在教育行业打造的'智学云'平台吗?"李阳调出在线教育板块的数据,"当时有人说投入太大,但现在它改变了多少孩子的命运?"他的激光笔划过虚拟屏幕,将智能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与教育资源调配需求重叠,"这次,我们要用科技企业的优势,为乡村教育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