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三段:社会责任的担当第782章 筹建第一所希望小学(第2页)
设计环节更展现出跨界创新的智慧。李阳要求校舍不仅是学习场所,更要成为乡村的"科技灯塔":屋顶铺设集团自主研发的柔性太阳能板,确保电力自给;墙面采用储能建材,白天吸收太阳能,夜间为校园照明;教室配备可调节色温的智能灯光系统,模拟自然光环境保护视力。最具特色的是"元宇宙教室",全息投影设备能让孩子们瞬间"穿越"到故宫、南极等世界各地。
然而,施工初期便遭遇"拦路虎"。一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冲毁了唯一的运输通道,价值百万的建材被困在山外。李阳连夜启动应急方案:调用物流部门的无人机货运编队,采用接力运输模式;组织当地村民成立施工支援队,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工时,通过"链付"平台即时结算报酬。当第一架满载钢筋的无人机稳稳降落在工地时,围观的村民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资金压力始终如影随形。李阳拒绝了降低建设标准的提议,转而发起"一砖一瓦献爱心"的区块链众筹活动。在星芒短视频平台,他亲自出镜直播工地实况:"每捐赠100元,就能为教室添一块会'呼吸'的智能砖。"这场持续72小时的直播吸引了1.2亿人次观看,最终筹集善款突破3000万元。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接受过"星光助学"的孩子,将积攒的零花钱通过"智学云"平台捐出。
施工团队创造性地将智能建造技术引入乡村。3d打印设备现场制作复杂构件,建筑机器人精准砌筑墙体,Bim系统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当传统施工需要半年的工期被压缩至三个月时,一位老石匠抚摸着平整如镜的墙面惊叹:"这辈子没见过这样盖房子的!"但最关键的质量把控环节,李阳坚持"笨办法"——亲自爬上脚手架检查每一处钢筋绑扎,用集团研发的建筑检测眼镜扫描墙体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