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六段:应对全球危机第827章 供应链震荡

2065年盛夏,李氏集团位于新加坡的智能物流枢纽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量子屏幕上,原本规律流动的货物流转图被红色警报割裂得支离破碎——苏伊士运河因极端天气封航,马六甲海峡的运输船排队等候时长突破72小时,而来自巴西的铁矿石价格在48小时内飙升217%。李阳的智能眼镜不断弹出紧急预警,镜片上的数据流映照着他凝重的神色。

 

"立刻启动供应链韧性计划v3.0!"李阳的指令通过量子通讯传遍全球分部。纽约办公室内,采购总监陈薇的全息投影突然闪烁,她身后的电子屏上,供应商违约率曲线正以陡峭的斜率攀升:"德国的精密传感器供应商宣布破产,日本的芯片厂因电力短缺停产,我们的智能家居生产线最多只能维持15天库存!"

 

会议室的智能地板升起三维供应链模型,无数代表原材料、运输路线和生产节点的光点疯狂闪烁。李阳的激光笔划过非洲大陆:"钴矿价格暴涨的根源,是刚果矿区的工人罢工。"Ai助手随即调出卫星影像,矿区外围聚集的抗议人群清晰可见,"但这不是孤立事件。"他的笔锋转向东南亚,"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禁运、澳大利亚的煤炭出口限制,背后都有地缘政治的影子。"

 

供应链主管张明浩推了推智能眼镜,镜片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风险评估数据:"现有供应商体系的脆弱性远超预期。"他调出一张对比图,左侧是传统的单源采购模式,右侧是理想中的分布式网络,"我们在87%的关键原材料上依赖单一地区,现在这种模式正在反噬我们。"

 

"那就重构它。"李阳的声音斩钉截铁,全息投影切换成中国地图,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和成渝经济圈的工业节点依次亮起,"启动'内循环突围'计划。研发部立刻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稀土替代材料;采购团队48小时内列出国内1000家潜在供应商清单;物流部门将20%的海运订单转为中欧班列和陆运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