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六段:应对全球危机第827章 供应链震荡(第2页)
在与国内供应商的谈判中,李阳展现出惊人的魄力。在包头的稀土产业园,他站在智能选矿车间的控制台前,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全息谈判:"我知道贵司的纳米级提纯技术还未量产,但我们可以提供研发资金和市场渠道。"他调出李氏集团的全球销售网络,"作为交换,未来五年的产能我们全包了。"这种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让原本犹豫不决的企业家当场签署协议。
但震荡仍在加剧。当团队以为找到国产芯片替代方案时,新的危机接踵而至——长三角地区因极端高温实施限电,预定的芯片生产线投产日期被迫推迟。深夜的会议室里,空气弥漫着焦虑的气息。年轻的工程师小林突然站起:"或许我们可以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动态供应商联盟。"她的全息投影调出一个数据模型,"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匹配产能,当A供应商出现问题,系统立即将订单分流给B和C。"
这个提议让李阳眼前一亮。三天后,"星链供应商联盟"正式上线。在联盟的虚拟大厅里,来自全球的500家企业代表通过全息投影签署协议。当系统检测到某家韩国电子元件厂商的交货延迟,价值2亿美元的订单瞬间被重新分配给深圳和成都的两家企业,整个过程仅耗时23秒。
更具突破性的是"太空供应链"的尝试。李氏集团与spacex合作,将部分高价值、小体积的芯片通过火箭运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第一枚装载着芯片的商业火箭升空时,李阳在监控室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传统的海运需要30天,空运需要72小时,而现在——"他指着实时数据,"太空快递只需要4小时就能从中国抵达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