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七段:文化与品牌的塑造第841章 文化基石的奠定
2068年深秋,李氏集团总部顶层的星空会议室被柔和的量子光雾笼罩。穹顶模拟的银河缓缓流转,与全息屏幕上跳动的企业发展数据交相辉映。李阳的智能眼镜突然弹出员工调研结果:尽管公司已走出危机,但63%的员工认为"我们像精密的机器,却缺少灵魂"。他摩挲着会议桌上父亲留下的老式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科技向善"的字迹依然清晰,这个瞬间,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召集全球文化官,启动'精神灯塔'工程。"李阳的指令让集团的文化基因库开始高速运转。来自纽约的品牌总监、东京的设计主管、北京的战略顾问,他们的全息投影在会议室里组成了色彩斑斓的阵列。人力资源总监赵敏调出全球企业文化数据库:"市面上87%的企业价值观都停留在口号层面,我们需要的是能让每个员工心跳加速的文化密码。"
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堪称一场思想风暴。团队摒弃传统的闭门研讨模式,在元宇宙中搭建"文化熔炉"空间。全球50万名员工通过脑机接口参与讨论,他们的思维火花以数据洪流的形式呈现:有的希望强调"突破边界",有的呼吁"温暖科技",还有工程师提出"用代码书写人文"的独特视角。李阳亲自担任"文化炼金师",将这些碎片化的灵感投入Ai锻造炉,经过72小时的语义碰撞,最终淬炼出"诚如星轨、创若闪电、协似星云、担当为锚"的十六字核心价值观。
为了让价值观真正落地,集团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文化溯源行动"。李阳带领高管团队重走创业之路:在深圳的老旧厂房里,他们触摸着父亲当年手工组装电路板的工作台;在敦煌的戈壁滩上,重温第一代智能安防系统守护莫高窟的艰辛历程。这些沉浸式体验被制作成全息记忆胶囊,通过集团内部的"精神传承系统"推送给每位员工。当年轻程序员看到创业初期团队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在实验室打地铺三个月的影像时,弹幕里满是"泪目"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