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喜欢潮汐龙的利普顿
第881章 生物技术合作拓展(第2页)
市场开拓的规划体现出"普惠优先"的原则。双方约定,新药上市后,在青湖社区的定价不得高于成本的1.5倍,这个"社区普惠价"条款被写进合作协议的首页。针对发展中国家市场,设计出"冻干制剂+简易注射装置"的低成本方案,生产成本降低60%,却能保持90%的疗效。更贴心的是"技术下沉计划",将基因编辑的核心技术拆解成标准化模块,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基础操作,使患者在社区医疗站就能完成部分治疗流程。当模拟演示显示"社区化治疗能让患者就医成本降低47%"时,药企Ceo主动提出:"把这个方案纳入我们的全球健康战略。"
合作细节的敲定过程充满社区温情。在青湖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双方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签约仪式,没有律师们的唇枪舌剑,而是请周奶奶等患者代表坐在主位。当李仲和药企负责人在虚拟协议上签字时,系统自动生成"治疗承诺书":"我们保证,从签约到药物上市,每一步进展都向社区公开;我们承诺,永远不把商业利益置于患者福祉之上。"这份承诺被刻在区块链上,任何修改都会触发社区全体居民的智能手环提醒。签约结束后,周奶奶颤巍巍地递给双方代表各一个橘子:"等药出来了,我们一起剥。"
合作拓展的涟漪效应迅速扩散。这次合作吸引了3家基因测序公司、5家康复机构主动加入,形成"基因编辑-临床治疗-康复护理"的完整生态链。某康复设备公司根据"基因星图"的治疗数据,专门为类风湿患者设计出"术后康复机器人",能精准配合基因编辑的恢复节奏;青湖社区的中医馆也参与进来,开发出"中药外敷+基因编辑"的中西医结合方案,疼痛缓解速度提升了30%。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共振,让原本需要5年的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