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商业布局
2088年春分,李氏集团的全球业务全息沙盘前,李阳的指尖划过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屏幕上突然弹出一组数据:某村庄的母婴死亡率因缺医少药高达37%,而当地社区对基础医疗设备的需求,与60年前青湖社区的早期状态高度吻合。“把量子诊疗舱拆成模块,用骡马能驮的箱子运进去。”他的指令刚发出,沙盘上立即生成新的物流路线——避开雨季泥泞的公路,沿着当地山民常走的茶马古道,每个站点都标注着“可歇脚的茅草屋”“能充电的山泉发电机”。这种带着泥土气息的商业布局,让林小满想起李阳常说的话:“当年在四合院卖门吸,得先琢磨三大爷能不能扛动,现在做全球生意,道理一样。”
新兴市场的开拓策略遵循“社区渗透”而非“市场占领”。李氏集团在非洲的业务,从“一个村一个村地建太阳能取水站”开始——每个取水站附带简易的健康监测设备,村民打水时就能测血压,数据实时传到区域医疗中心。这种“公益开路,商业跟进”的模式,让品牌在当地的信任度远超其他企业。在东南亚的贫民窟,他们的切入点是“流动维修站”,先帮居民免费修理家电,再推广适配当地电压的节能产品,维修师傅还兼任社区健康宣传员。李阳在战略会上展示的不是销售报表,而是组对比图:左边是某村庄用传统方式取水的妇女,右边是她们用李氏设备灌溉菜园的笑脸,“新兴市场不是掘金场,是另一个青湖社区,得先让人家日子好过点,生意自然来。”
现有合作伙伴的深度绑定构建起“共生生态”。李阳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不止于采购电池,而是联合开发“社区接驳车”——车辆设计成可变形的移动服务站,白天接送老人就医,晚上变身为社区电影院,车身上的广告位免费给社区商户使用。与连锁超市的合作更具突破性,超市的冷链系统接入李氏的量子温控网络,多余的冷量用来保存社区医院的疫苗,而超市则优先销售社区菜园的蔬菜。这种“你中有我”的绑定,让合作跳出了价格谈判的窠臼,变成“一起把蛋糕做大”的协作——就像当年李仲(修正为李阳)和铁匠铺合作做门吸,他出设计,对方出手艺,赚了钱先给铁匠铺的孩子买书包,本质上是同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