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之情江海卫兵

第3章 成为烙印

在悠悠岁月的长河里,李平安的成长轨迹深受家庭环境这把双刃剑的雕琢,既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性,也在他纯真的心灵深处刻下了难以磨灭的斑驳印记。

 李平安的父亲,李仕林,是这片广袤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憨厚老实人。他那古铜色的脸庞,宛如被岁月与阳光反复摩挲的大地,写满了质朴与深沉。一道道皱纹,恰似岁月犁出的沟壑,深深浅浅地记录着生活的艰辛。他的眼睛虽不大,却透着温和与善良,犹如藏着无尽宽容的深潭。那常挂在脸上的质朴笑容,恰似春日暖阳,总能给人带来温暖与安心。与人相处时,他心底纯善得如同一泓清澈见底的溪流,总是怀着一颗包容的心,从不与人争执计较。用老家的话说,便是那种 “树叶掉下来,都害怕摔破头” 的老实人。

 然而,在这人世间,过于老实之人往往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李仕林便是如此。在村里,那些狡黠油滑的村民,像伺机而动的饿狼,敏锐地瞅准了李仕林的老实,每当利益纷争的时刻来临,便露出贪婪的獠牙。就拿分地这件事来说,在那片承载着一家人生活希望的土地分配中,他们仗着小聪明,暗中施展手段,多占李仕林家的份额。那片本该属于李仕林一家辛勤耕耘、收获希望的土地,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被无情蚕食。集体劳作时,他们更是变本加厉,将最重最累的活一股脑儿地推给李仕林,仿佛他天生就该默默承受这一切,没有丝毫怨言。

 面对这些不公,李仕林总是选择默默忍受,像一只逆来顺受的羔羊。他觉得在这小小的村落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一家人能平平安安,些许的吃亏也就罢了。他的这种忍让,并非懦弱,而是出于对家庭安稳的珍视,只是这种方式,却在无形之中埋下了家庭矛盾的种子。

 而李平安的母亲,黄国芳,性格却与丈夫截然不同,宛如烈火与静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身形虽不算高大,却透着一股干练劲儿。一头利落的短发,彰显着她的果断。一双大眼睛,明亮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不公。她大胆泼辣,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刃,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每当看到丈夫被人如此欺负,心中那股正义的怒火便会瞬间熊熊燃烧起来,化作保护家庭的强大力量。

 一旦察觉到丈夫吃了亏,黄国芳便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恰似一只护犊的母狮,气势汹汹地与那些人据理力争。她言辞犀利,每一句话都如利箭般,直直地射向对方的要害。那气势,仿佛能将眼前的一切不公瞬间碾碎。往往几句话下来,对方就被怼得哑口无言,招架不住。

 于是,在这个并不宽敞的农家小院里,时常会响起父母激烈的争吵声。黄国芳气得满脸通红,脸颊红得像熟透的番茄,双眼圆睁,仿佛要喷出火来。她手指着丈夫,数落着他的懦弱,那声音尖锐得仿佛要冲破屋顶,传向天际:“你看看你,就知道忍!忍!忍!咱凭什么要被他们欺负?你就不能有点骨气,维护维护咱家的权益!” 她的声音中带着愤怒与无奈,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丈夫的期望和对不公的愤慨。

 李仕林则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他微微低下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闪躲,轻声辩解着,试图劝住怒火中烧的妻子:“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要是和他们闹僵了,以后还不知道会招来多少麻烦呢。” 他的声音里满是生活的沧桑与无奈,他深知在这个小村庄里,与人为恶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是这种妥协,却让妻子越发不满。

 每一次这样的争吵,都如重锤般,狠狠地撞击着李平安幼小而又敏感的心灵。那一声声争吵,像一道道冰冷的寒风,无情地穿透他的身体,在他心中埋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他常常躲在角落里,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神中满是恐惧与迷茫。小小的心里充满了疑惑,为什么父母总是要争吵,为什么父亲要如此懦弱,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这么多的不公平。这些疑问,如同缠绕在他心头的丝线,越缠越紧,让他感到困惑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