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的研究(第3页)
在李枭查的资料中,三马子的结构很简单,大约有6部分组成,其中包括了车架、车箱、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车架就是由钢铁铸成的,根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车斗也是一个正形的铁皮,然后用螺栓或者直接焊在车架上。
可以说无论是冲压、焊接或者是涂装,都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焊接也可以直接用手工焊,其精度和复杂程度比汽车低得多。
传动系统则是采用的是简单的机械传动方式,所谓的机械传动就是用链条或者是皮带传动,不仅安装简单,维修也简单。
比起汽车那复杂的变速器、传动轴,简单的不是一点半点。
此外转向系统同样也是机械转向,通过转向拉杆或者转向节来实现这一操作。
要说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发动机了,也是三马子上最复杂的一个部件。
但用的也是单缸柴油机。
单缸柴油机它的结构也比汽车的发动机简单的多,它只有一个气缸,在这气缸里面装的是活塞。
而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在压力下就会往复运动,这样一来三马子就能动起来。
至于打造气缸、活塞、曲轴这些用的的高强度金属。
现在国内有了电渣重熔技术,打造这些也完全不叫事,可以说单缸柴油机,国内完全可以生产出来。
不仅如此“三马子”生产设备也是相对简单的,只需要常见的诸如电焊机、切割机、钻床、压力机等设备就可以。
这比起汽车需要的大型的冲压设备、自动化焊接生产线、高精度的涂装设备来讲,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低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查着这些资料。
李枭忽然又想起了后世被人们公认为是“越野之王”的车。
拖拉机。
之所以叫它“越野之王”,这是因为越野车跑的了的地方它能跑,跑不了的地方他也能跑,过个炮弹坑之类的不说如履平地,但也差不多。
不过李枭查了查发现。
拖拉机的历史要更早,在国内去年就已经有公司,试制成功了25马力履带式,这也是国内自制的第一台拖拉机。
甚至还被命名为了抗美援朝号。
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内陆陆续续建设了20 座拖拉机制造厂。
造出来的拖拉机最小的能有10来马,最大的甚至可以达到 80马力,无论是履带式、车轮式或者是手扶式都有。
而它的特点就是有着强大牵引力和承载能力,可以适用于多种操作,像是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等!
特别是在一些泥泞、崎岖的道路上,没谁能比得过。
不过拖拉机也有缺点,那就是太慢了,像是一般的拖拉机时速最高也不过20—30公里每小时。
三马子就不一样,可以达到 40-60 公里 ,这个速度完全可以用于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
在后世,三马子也就是跑跑短途运输和小型作业,使用最多的还是在农村,可在这个年代就不一样了。
现在也只有城里道路好一些,可没有后世的国道、高速公路之类的,出了城道路也不好走,就算是货车也不可能开太快。
想到这些,李枭打算先把三马子研究出来。
至于拖拉机,他感觉现在的用处不是特别大,一是不能长途运输,毕竟速度摆在那里,二是拖拉机就算能牵引播种机、收割机之类的。
但现在国内工业太过于落后,百姓也太穷了,就算有拖拉机,人们也舍不得费那些油钱。
用处不是特别大。
不过最后查了查,李枭打算把小型手扶拖拉机弄出来。
毕竟相比于大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制造成本更低、维护成本也不高,并且操作还简单,也能满足耕地、播种、收割等要求。
至于国家会不会推广,这个他就不管了,如果到时候作用大,再把大型拖拉机弄出来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