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四十二)(第2页)

 另一位村民附和道:“是啊,村干部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大家都能理解。”

 柳琦鎏在一旁听着,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困境与这些顺利进行的拆迁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为自己讨回公道。

 回到门市部,柳琦鎏把今天的见闻告诉了妻子沈佳。沈佳听后,眉头紧锁:“琦鎏,邻村的情况真是太让人揪心了。还好我们这边拆迁还算顺利。”

 邻村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太行大街的建设在这里被一刀斩断,分为两半,拆迁四五十户村民,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村干部动用了黑社会,打算吓唬住村民,结果被村民来了个反包围,圈在了一条街道里。

 邻村的村民们对拆迁持反对态度,原因复杂多样。补偿问题是关键,许多村民觉得补偿款远不能弥补他们的损失。老王家三代同堂,住了几十年的房子,承载着无数回忆,拆迁补偿却只能勉强在城里买个小的二手房,还要自己添不少钱,生活压力骤增。而且,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失去了土地,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谋生。张大爷种了一辈子地,突然让他离开土地,去城里生活,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情感因素也不可忽视,李奶奶说:“这院子里的每一棵树都是我亲手种的,这房子是我和老伴一起建的,要我离开,比割我的肉还疼。”村民们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不是简单的经济补偿就能替代的,他们害怕失去自己的根,对未知的新生活充满恐惧和不安。

 眼看拆迁工作停滞不前,村委会的几名干部急红了眼。他们私下联系了当地的黑社会团伙,企图用暴力手段迫使村民就范。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黑社会团伙开着几辆面包车,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村里。为首的是一个光头大汉,满脸横肉,眼神凶狠。他们下车后,二话不说,直接冲进了村民们聚集的广场。光头大汉挥舞着手中的铁棍,嚣张地大喊:“谁敢不签字,这就是下场!”说着,狠狠地将铁棍砸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村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得不知所措,有的吓得往后退,有的满脸愤怒,却又不敢出声。黑社会团伙的人开始在村里四处游走,见人就威胁:“赶紧签字,不然别想有好日子过!”他们嚣张的气焰让整个村子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中,村民们敢怒不敢言,生活也被彻底打乱了。

 在黑社会的威胁笼罩下,村民们心中的愤怒如火山般喷发。夜幕降临,村里的老支书王大爷家成了大家聚集的地方。王大爷坐在堂屋中央,满脸严肃地说:“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对付这些恶霸。”大家纷纷点头赞同。李叔皱着眉头说:“他们人多势众,咱们硬拼肯定不行,得智取。”这时,年轻的小赵站了出来,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可以这么办,咱们等那些黑社会团伙进村后,可以先把村里的路堵上,让他们出不去。这叫关门打狗。不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围而不打,只让进不让出。”大家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男人们搬来石头、木头,将村里的几条主要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女人们和孩子们则负责在村里巡逻,监视黑社会的动向。大家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整个村子就像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在月光下,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村子里穿梭,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护自己的家园,不让这些恶势力得逞。

 黑社会团伙发现道路被堵后,光头大汉气急败坏地带着手下冲了出来。他们挥舞着铁棍和砍刀,凶狠地叫嚣着:“谁干的?赶紧把路给我打开,不然别怪我不客气!”村民们听到动静,迅速围拢过来。王大爷站在最前面,毫不畏惧地看着光头大汉,“这里是我们的家,你们这些恶霸想干什么?”光头大汉恶狠狠地说:“少废话,赶紧把路打开,不然我就砸了你们村子!”说着,他举起铁棍就要砸向旁边的房屋。村民们见状,纷纷拿起手中的农具,锄头、铁锹、铁叉,与黑社会团伙对峙起来。小赵大声喊道:“我们不怕你们,你们敢乱来,我们就和你们拼了!”黑社会团伙的人开始冲向村民,村民们也不退缩,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尽管村民们没有黑社会团伙的人凶狠,但他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有人被铁棍打中,咬牙坚持着,继续与黑社会对抗。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但村民们凭借着对家园的守护之心,顽强地与黑社会团伙周旋着,不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最里层是被拆迁的村民,再往外是黑社会团伙,最外层是邻村的村民。村民们在街道里支起了大锅,每天大锅菜蒸馒头,那些黑社会团伙,村民们也定量卖给他们大锅菜和馒头,但是不允许他们离开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