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槐树下的红棺
老王头发现那口红棺时,正蹲在老槐树下抽旱烟。\j*i?a,n`g\l?i¨y`i*b¨a\.·c`o¨m¢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满脸沟壑纵横的皱纹,也映着脚边那抹刺目的红。
这是入秋的第七天,露水重得能打湿裤脚。老王头像往常一样来村西头的老槐树下溜达——这棵槐树有上百年了,枝繁叶茂,树干得两个壮汉才能合抱,是村里的“老物件”。可今儿个不一样,树根处不知何时多了口棺材,红漆崭新,在晨雾里泛着诡异的光。
“邪门了。”老王头磕了磕烟袋锅,起身绕着棺材转了两圈。棺材不大,看着像是给孩童预备的,可红漆涂得极厚,边缘处甚至能闻到新鲜的桐油味。他活了六十多年,没见过谁家办丧事用红棺的,更没见过把棺材首接撂在野地里的。
他伸手想摸,指尖刚要碰到棺木,忽听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村东头的二丫,这姑娘刚初中毕业,辫子梳得油亮,此刻正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红棺,小脸煞白。
“王大爷,这……这啥啊?”二丫的声音发颤。
“我也刚瞅见。”老王头皱着眉,“你昨儿个傍晚过来时,见着这东西没?”
二丫使劲摇头:“昨儿我跟小花在这儿跳皮筋到天黑,啥都没有啊。”
两人正说着,村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先是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的李老西,接着是挎着竹篮去采野菜的张婆婆,最后连村支书赵德柱都闻讯赶来了。红棺周围很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议论声像涨潮的水,一波高过一波。
“这谁家的啊?咋放这儿了?”
“红棺材……不吉利啊!”
“我瞅着这漆还没干呢,莫不是夜里才抬来的?”
赵德柱清了清嗓子,试图维持秩序:“大家静一静!都散了吧,别在这儿围着。我让人去查查,看是谁家这么不懂规矩。”他嘴上说着,眼睛却首勾勾地盯着红棺,眉头拧成了疙瘩。
可查来查去,查了整整一天,也没查出个名堂。村里最近没人办丧事,更没人家里有孩子夭折。有胆子大的年轻人提议打开棺材看看,却被老人们厉声喝止了。“棺材哪能随便开?会惹祸的!”张婆婆拄着拐杖,脸色凝重,“这老槐树下……几十年前就出过事。”
这话一出,人群瞬间安静了。老王头猛吸了一口旱烟,沉声道:“张婆婆,你是说……民国那阵子的事?”
张婆婆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那会儿我还小,听我娘说的。说是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年纪轻轻就没了,家里人非要用红棺葬在这槐树下,说是能镇压邪祟。结果下葬没几天,村里就开始闹怪事……”
“啥怪事啊?”二丫好奇地追问,眼睛瞪得更大了。
“说是夜里能听见槐树下有女人哭,哭得可惨了。”张婆婆的声音压得很低,“还有人说,看见过一个穿红衣裳的影子在树下晃悠……后来村里死了好几个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最后没办法,村里请了个道士来,做了七天七夜的法事,才把那口红棺迁走了。”
人群里一阵唏嘘,看向红棺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恐惧。赵德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强作镇定:“都别瞎传了!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是新社会,不信那套!我看啊,八成是哪个捣蛋鬼搞的恶作剧。`1′4~k¢a·n¨s~h!u!.,n+e!t·”
可他的话没多少人信。太阳落山的时候,没人再敢靠近那棵老槐树。夜色像一块巨大的黑布,缓缓罩住了整个村庄,也罩住了那口孤零零的红棺。
当天夜里,村里真的出事了。
最先出事的是李老西。他媳妇半夜醒来,发现身边没人,出去一看,院门敞着,李老西不见了踪影。她心里发慌,挨家挨户地叫人帮忙找。一群人打着手电筒在村里找了半天,最后在老槐树下找到了他。
李老西就躺在红棺旁边,一动不动。手电筒的光打在他脸上,能看见他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老大,像是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东西。他媳妇扑上去哭,却发现他身子己经硬了,早就没了气。
这下村里彻底炸开了锅。李老西平时身体硬朗得很,干农活一把好手,怎么会突然死在槐树下?联想到那口红棺和张婆婆说的往事,每个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赵德柱连夜召集了村干部开会,最后决定天亮就把红棺抬去烧了。“不管里面是什么,肯定不是好东西!烧了一了百了!”他咬着牙说,脸色在油灯下显得格外阴沉。
可第二天一早,当村民们
拿着工具来到老槐树下时,都傻眼了——红棺不见了。
树下空荡荡的,只有一层薄薄的露水,仿佛昨晚那口红棺从未出现过。李老西的尸体还躺在那里,只是身上多了几片槐树叶,像是被什么东西盖上去的。
“咋……咋没了?”有人结结巴巴地问。
“总不能自己长腿跑了吧?”
人群里一片混乱。赵德柱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面,忽然指着树根处喊道:“你们看!”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树根上有几道深深的划痕,像是被什么东西拖拽过。划痕一路延伸,朝着村后的乱葬岗方向去了。
乱葬岗是村里的禁地,那里埋着很多无主的坟,平时没人敢去。赵德柱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走!跟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