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镜中诡事(第2页)
她吓得缩进被子里,用手捂住嘴不敢出声。那刮擦声越来越响,还夹杂着一种奇怪的呜咽,细细听去,竟像是个女人的哭声,从镜子里钻出来,缠在床幔上,凉丝丝的。
“谁……谁在那里?”她颤声问,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哭声停了,刮擦声也停了。可就在她以为没事的时候,镜子里突然传来一声清晰的叹息,带着浓浓的怨怼,仿佛就在耳边。胡玉茹猛地掀开被子,抄起枕边的银簪指向梳妆台,月光下,铜镜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镜面映着空荡荡的房间,什么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她就把春桃叫到跟前,让她去找镇上的刘半仙。刘半仙是个瞎眼的老头,据说能通阴阳,平时总在城隍庙门口摆个摊子。
春桃去了没多久就回来了,脸色比去时更差:“小姐,刘半仙说……说这镜子里锁着个怨魂,是从前被人害死在镜前的女子,怨气附在镜上,会慢慢吃掉照镜子的人的精气。°比|:?奇-中?文}>网? ¢}ˉ更$]±新±¢最ˉ<¥全>”
胡玉茹只觉得天旋地转,扶着梳妆台才站稳。她看向铜镜,镜面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确实比刚嫁过来时憔悴了不少。“那……那他有没有说怎么破解?”
“刘半仙说,解不开。”春桃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说这镜子里的怨魂积了百年的怨气,除非……除非找到害死她的人,让她报了仇,否则谁照这镜子,谁就会被她缠上,首到……首到变成她的替身。”
“替身?”胡玉茹重复着这两个字,浑身发冷。她突然想起太奶奶的故事,小时候听奶奶说,太奶奶年轻时长得极美,却在三十岁那年突然疯了,整天对着一面镜子哭哭啼啼,说镜子里有个女人要抢她的身子,最后在一个月圆之夜,穿着一身红衣跳进了河里,尸身捞上来时,脸上的皮肉都被水泡得模糊了,像是被什么东西啃过。
难道太奶奶的疯癫,也和这面镜子有关?
胡玉茹开始偷偷调查镜子的来历。她翻遍了陈家和胡家的旧账本,又托人去江南打听当年那位大儒的旧事,终于在一本泛黄的《江南轶事》里找到了线索。
书里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有位姓苏的御史,他的女儿苏婉娘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尤擅画仕女图。苏婉娘有一面心爱的铜镜,说是她母亲的遗物,她总对着镜子作画,画里的女子越来越像她自己。后来苏御史因弹劾贪官被诬陷下狱,苏家满门抄斩,苏婉娘被贪官抢走,关在府中。据说她宁死不从,被那贪官活活打死在铜镜前,临死前,她的血溅在了镜面上,怨气凝结,从此那面镜子就变得诡异起来,凡是照过镜子的女子,都会变得疯疯癫癫,最后离奇死去。
“苏婉娘……”胡玉茹抚摸着铜镜上的暗褐色渍痕,突然明白那不是污渍,是血!是百年前那个女子的血!
她把书合上,手心全是冷汗。那个贪官,姓陈,祖籍正是月牙镇附近的陈家村。而陈景明的祖上,恰好是从陈家村迁来镇上的。
难道……陈景明的祖上,就是害死苏婉娘的凶手?
这个念头让她浑身冰凉。她看向铜镜,镜面里的自己正冷冷地盯着她,嘴角那抹诡异的笑又出现了,这一次,她看得清清楚楚,那笑容里藏着的,是刻骨的恨意。
当晚,陈景明回来了。胡玉茹把调查到的事告诉了他,他听完脸色凝重,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我家祖上确实出过一个当官的,在江南待过,只是族谱里对他的记载很模糊,只说他后来得了怪病,死时面目全非。”
“是报应!”胡玉茹脱口而出,又觉得不妥,低下头,“那现在怎么办?刘半仙说她要找害死她的人报仇……”
陈景明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刺骨。“别怕,”他沉声道,“不管她是什么东西,我都不会让她伤害你。”
那天晚上,陈景明把铜镜搬到了书房,说要亲自盯着。胡玉茹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凌晨时分,她被一阵凄厉的尖叫惊醒,是陈景明的声音!
她连鞋都来不及穿,赤着脚冲进书房,眼前的景象让她魂飞魄散——书房里的桌椅翻倒在地,烛台摔在地上,火苗舔着地毯。陈景明倒在地上,双手捂着眼睛,鲜血从指缝里流出来,而那面铜镜,正立在他面前,镜面亮得刺眼,里面映着一个穿着白衣的
女子身影,长发垂落,遮住了脸,只露出一双怨毒的眼睛。
“景明!”胡玉茹扑过去抱住他,他浑身颤抖,嘴里不停念叨:“她出来了……她从镜子里出来了……”
陈景明的眼睛瞎了。郎中来看过,说不是外伤,是精气被什么东西吸走了,药石罔效。
胡玉茹守在床边,看着他空洞的眼窝,心里又痛又怕。她知道,苏婉娘的怨气没有消散,反而因为陈景明的出现变得更重了。她不能再等了,必须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