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被王爷爹捡走后零子九
第137章 庆功宴上的辩论(第3页)
怎么他就能,别人就不行?”
周围的大臣纷纷点头附和,议论声四起。
“所有能者都像他这样甘愿自弃,岂不是浪费了百姓们的希望?我大墨何谈希望?”
他们看似关心的,不仅仅是少年是否留在军中,而是他们所信奉的那一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观念。
这是他们的道德准则,他们认为,若天赋不被用来为国效力,那便是对国家、对朝廷、对百姓的背叛。
唐守义脸色微微一变,他紧握双手,心中有些烦躁,心底暗叹,这些大臣的视野未免太过狭隘。
正欲回话时,旁边的弘毅却微微一笑,温和开口:“诸位,你们说得不无道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转向唐守义,语气温润,“然将军所言并无不对,这个年轻人虽有不小的武艺,但若连家族的责任都无法承担,岂能担得起战场上的生死?
每个人的责任不同,不能因为有才能,就将一切责任强加于他人。
战场残酷,生命脆弱,不是简单责任两字!”
大臣们闻言稍显不满,但纷纷闭口。
此时,弘毅继续说道:“而且,将军也说了,这少年尚未成婚,家中独子,若一去不回,岂非让人家破人亡?
将军心中担忧,实乃为人子孙的责任所在,家国并重,不能只顾大局,忘却个人。”
唐守义略微松了口气,深深看了弘毅一眼,接着缓缓开口,语气坚定:
“正如弘将军所言,天下大事,何止一人之力,既然这少年选择了离开,我亦无法强求她为国捐躯。”
然而,一位大臣再度插言,他语气激烈:“弘将军,您不觉得这样很自私吗?
我们大墨朝如今正是盛世,正需要有为的年轻人来继承我们的重担。如果每个人都有您所说的家族责任,那么天下的英才岂不是都该归家养老?
若真如此,我们何以应对风云变化?”
不知是谁悄悄嘀咕了一句:“怕断嗣就赶紧成亲呗!”
唐守义的眉头深深皱起,已忍不住有些动怒,正想反驳时,坐在上位的皇帝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而威严:“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