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鲁肃的阳谋质朴无华
袁绮绮方从学堂归来,春季开学已然月余。相较去年初至北固山时,孩子们更通教化。然而,孩童相处,琐碎纷争在所难免,或攀比家中财势地位,或较量学问高低,或争风吃醋,较着劲比拼谁更得先生与袁夫人的赏识垂青。加之男女同堂求学,自是不乏青涩幼稚之争斗事件发生。袁绮绮每隔数日,便需前去调处一番。
江东诸位大儒先生,虽能授业解惑,可各有顾虑。面对背景深厚的孩童,不敢严苛管教,有些争端非得袁绮绮出面,方能平息化解。
提及学堂先生的人选,袁绮绮向孙权极力争取一人前来授课。那人便是前不久孙权亲书诚挚请帖,言辞恳切,恳请其出山相助的鲁肃。鲁肃似终被其诚意所动,决意投身孙权幕府。
孙权与鲁肃初次晤面,便仿若故友重逢,促膝长谈直至深夜。鲁肃为孙权悉心擘画未来十年的发展路径:孙权自大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六郡,首要之务在于稳固既有地位与地盘,肃清内部反对势力,剿灭山匪,安抚百姓,着力发展生产经济;继而挥师进攻江夏、荆州,拿下战略要地,确保江东防线固若金汤;最终坐拥长江以南之地,静观天下风云变幻,待时机成熟,适时取代汉王朝,黄袍加身,自立为帝。
鲁肃尽显赤诚之心,抱定 “不事二主,若事必忠” 之念,一心要让主公倚重有加,拿出了看家本领。孙权虽言不敢有这般长远的称帝奢想,却对鲁肃的规划钦佩不已,深感这些进阶目标极具挑战,仿若崇山峻岭,待他攀登。
孙权对鲁肃的赏识之情,亦曾与爱妻袁绮绮闲聊谈及。袁绮绮向孙权表达,可请鲁肃到学堂为孩子们讲授经典典籍:“经典虽人人能讲,可其中蕴含的深邃哲思,结合个人生活阅历与理解,并非每位先生皆能阐释明晰。”孙权深以为然,当即应允。
每逢初二、五、八日,鲁肃便会亲临学堂授课。袁绮绮偶尔前去旁听,每听一回,心中便感慨万千。此人绝非《三国演义》中用以衬托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老实人一个,而是心思机敏、深谋远虑、果敢有为的大能人。